返回

第197章 砸了读书人的饭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培养有道德、有技能的建设者,而非全民教育。”

    梁校长一直认为全民教育是贬低了知识的价值,将教育异化为政治工具或形式化的扫盲运动。

    “总统阁下,梁校长说得非常好,全民教育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只有传统儒家的修身齐家思想是教育的核心,而全民教育只注重识字,忽略了人格培养。”

    “全民教育会让老百姓只学了几个字,却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反而加剧了南华的文化断裂。”

    陈校长更担心的是全民教育对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影响,全民教育的政策和法律真的落实下去的话,特别是国家对学校有了主导权。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国家在干赤裸裸的干预学术自由,这直接侵犯了他们这些“士大夫”在教育上的权威。

    他们这些“士大夫”本就因为兔子在中原实行了毛熊的教育模式,把工匠和泥腿子拉进校园,才来到南华共和国的。

    但现在南华共和国也要实行类似的政策,把教育普及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

    来南华之前,他们这些“士大夫”要面对普及教育政策的“压迫”,来到南华后,他们还要面对全民教育的“压迫”,那他们不是白来了。

    在梁、陈二人的心,读书为仕的传统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读书是为了考科举、做官,而非为了提高自身素质。

    南华的民国知识分子中,许多人仍持有精英教育的观念,认为教育是精英的特权,而非全民的权利。

    “总统阁下,全民教育是政府为了控制民众而推行的政策,而非为了民众的利益。”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全民教育模式是不可取的!”梁校长坚定的说道。

    “还有,政府对大学的强制干预也是不可取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课程自主才能为南华带来更多的人才。”陈校长对于政府获得大学的主导权的行为,是激烈反对的。

    以前,南华的大学是教授治校,现在却要受政府管辖,那他们以后怎么对某些学生实行“包容”政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