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楚韵归帆与故居风的香山行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赣江的夜色,和长江的完全不一样,多了些温柔。”

    第二天清晨,晨光把赣州酒店的落地窗染成金色时,阿黄已经把客车检查完毕。他对着保温杯里新泡的庐山云雾茶吹热气,杯壁的水珠滴在驾驶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甘雨蹲在客车旁,把折叠凉席收进座椅底,兔耳蹭过空调出风口:“仪表盘显示室外25度,很适合出行。”

    胡桃从酒店里跑出来,火红双马尾在晨光里晃着:“快点快点,我们去中山故居!”她手里的竹编食盒里装着刚买的赣州麻饼,酱香混着茶香漫开来。神里绫华把米白色亚麻毯叠好,放进客车的储物格:“都收拾好了,我们出发吧。”

    阿黄拧开钥匙,车门发出“嗡”的泄气声。他拍了拍导航:“到中山大概2小时,我们直接去故居。”温迪抱着吉他,竹笛横在唇边:“我把昨晚编的《赣南谣》改成了《香山行》,等会儿唱给你们听。”

    客车驶离赣州,沿着高速向中山进发。王萱把车窗推开一道缝,风卷着木棉花的香气涌进来,她伸手去抓飘进来的花瓣,指尖碰响了塞拉门的铜铃。“快看!”她指着窗外,远处的岭南丘陵像铺展的绿毯,“和湖北的山完全不一样!”

    茜特菈莉探身去看,淡紫色长袍扫过副驾的保温箱。钟离把刚买的南酸枣糕放进保温箱:“等会儿到故居,大家可以尝尝。”芙宁娜掏出手机,对着窗外的丘陵拍照:“这次终于拍清楚了,比枫丹的山更有特色。”

    阿黄在中山的高速出口踩下刹车时,仪表盘的时钟刚跳过十点。他按下放气键,内摆门吐出一团带着茶香的白雾,胡桃像颗小炮弹似的冲出去:“中山故居到了!”她的火红身影在停车场里跑着,竹编食盒里的麻饼晃了晃。

    众人跟着胡桃走进中山故居景区。故居的建筑是典型的岭南民居风格,青砖墙、黑瓦顶,门前的大榕树像把撑开的绿伞。胡桃拿着相机对着故居拍个不停:“这个建筑好特别啊!比纳塔的神庙更有生活气息。”

    刻晴拿着笔记本,一边看一边记,笔尖划过纸页,把故居的轮廓细细勾勒出来。钟离站在一旁,给大家讲解着:“中山先生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这栋房子见证了他早年的生活。”

    王萱和芙宁娜凑在故居的陈列窗前,看着里面的旧物件。“你看这个煤油灯,保存得好完整啊!”王萱指着陈列柜里的煤油灯,“比我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还精致。”芙宁娜掏出手机,对着煤油灯拍照:“回去可以做成相册,留作纪念。”

    甘雨蹲在大榕树下,兔耳对着地面抖了抖:“这里的蚂蚁好小啊,和湖北的完全不一样。”茜特菈莉蹲在她旁边,从口袋里掏出小布袋,把刚捡的木棉花瓣放进去:“回去和桂花瓣、荷花瓣放在一起,做个标本册。”

    温迪抱着吉他坐在大榕树下,手指在琴弦上拨动,唱起了《香山行》。歌声里提到了岭南的丘陵、故居的砖墙和门前的大榕树,调子悠扬,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听。阿黄靠在树干上,喝着保温杯里的庐山云雾茶,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了微笑。

    中午时分,众人在景区附近的餐厅吃午饭。胡桃点了中山的特色菜——石岐乳鸽,刚端上来就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好好吃啊!比武汉的周黑鸭还好吃!”芙宁娜尝了一口,眼睛亮了起来:“比枫丹的烤鹅还香!”

    钟离给大家倒上当地的菊花酒:“这是中山的特色酒,大家尝尝。”甘雨抿了一口,兔耳动了动:“好甜啊,一点都不辣。”温迪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为了这段旅程,干杯!”

    下午,众人逛了中山的步行街。街道两旁的骑楼古色古香,商铺里摆满了当地的特产。胡桃买了不少杏仁饼,装在竹编食盒里:“回去给朋友们尝尝。”刻晴买了一把檀香扇,扇面上画着中山的风景:“这个扇子好漂亮。”

    傍晚时分,众人回到酒店。阿黄把客车停在停车场,对着保温杯里的茶吹了吹。他看着窗外的中山夜景,远处的中山纪念堂在灯光下闪着光。温迪抱着吉他,坐在酒店的大堂里,唱起了《大同夜曲》的改编版《香山夜》,歌声里满是对这段旅程的回忆。

    夜深了,酒店的房间里渐渐安静下来。阿黄坐在窗边,看着中山的夜景,想起了从湖北到中山的这段旅程。武汉的长江、赣州的赣江、中山的岭南风光,还有大家的笑声,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他拿起手机,给家人发了条消息,附上了中山故居的照片,然后喝了口茶,嘴角露出了微笑。

    客车停在酒店的停车场里,车门紧闭,空调还在轻轻送着风。仿佛在守护着这段充满茶香和岭南风情的旅程,等待着下一次出发。而车厢里,胡桃的竹编食盒、刻晴的素描本、温迪的吉他,都记录着这段从楚地到香山的美好时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