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7章 太子妃的护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觉得今日朝堂上那件事,根源何在?”

    李轩沉吟片刻:“儿臣以为,根源在于皇族内部缺乏信任。大皇兄听信谣言,是因为不了解儿臣的心意。而谣言之所以能传播,也是因为有人刻意为之。”

    “那你说说,该如何根治此事?”

    这个问题很有陷阱性。如果李轩说要严查造谣者,可能会被认为是要清除异己;如果说要加强兄弟感情,又显得过于天真。

    李轩正要开口,萧凝霜却抢先一步:“回父皇,凝霜以为,治标不如治本。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

    柳淑妃眉头微皱,这丫头怎么抢答?

    李承业倒是来了兴趣:“哦?太子妃有何高见?”

    萧凝霜从容起身,行了一礼:“父皇,凝霜虽是女流之辈,但也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皇族乃天下之本,若皇族和睦,则天下安宁;若皇族失和,则天下动荡。”

    “说得有道理,那你觉得如何才能让皇族和睦?”

    “定期家宴。”萧凝霜答得干脆,“父皇不妨每月设一次家宴,让几位皇子都带着家眷参加。平日里多走动,多交流,自然就不会被人轻易挑拨了。”

    这个建议相当巧妙。既显示了她的贤德,又没有涉及任何敏感的政治话题。

    李承业频频点头:“好主意。淑妃,你觉得呢?”

    柳淑妃笑得花枝乱颤:“太子妃真是贤德,这个建议极好。不过……”她语锋一转,“太子妃既然说到家和万事兴,那妾身倒想问问,太子夫妇可有为皇家开枝散叶的打算?”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萧凝霜脸上浮起一抹红晕,但还是镇定地回答:“回淑妃娘娘,儿媳新婚不久,此事还需随缘。不过儿媳已在调理身子,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那就好。”柳淑妃眼珠一转,又问,“太子殿下,您觉得呢?子嗣对于储君来说,可是头等大事。”

    李轩淡然一笑:“儿臣以为,子嗣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治理好这个国家。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连自身都修不好,何谈其他?”

    “说得好!”李承业拍案叫绝,“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格局!”

    柳淑妃暗暗咬牙,这对夫妻配合得天衣无缝,自己几次试探都被化解了。

    她决定出最后一招:“太子殿下,妾身听说您对军事颇有见解,不知可否指教一二?”

    军事!这是个敏感话题。如果李轩表现得太精通,可能会让皇帝怀疑他有野心;如果表现得太无知,又会显得不够格。

    李轩心中一凛,正要回答,萧凝霜又抢先开口了。

    ……

    “淑妃娘娘谬赞了。”萧凝霜莞尔一笑,“殿下确实对兵法有些涉猎,不过都是从兵书上学来的纸上谈兵,哪里敢在父皇面前班门弄斧?”

    她这话说得极有技巧,既承认了李轩懂军事,又把程度限制在“纸上谈兵”的范围内,既不会让人小看,也不会引起猜忌。

    李承业笑道:“读兵书也是好事,储君应该博学。”

    柳淑妃不甘心,继续追问:“那不知太子殿下读了哪些兵书?可有什么心得?”

    李轩这次没有让萧凝霜代答,而是亲自回应:“儿臣主要读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经典。最大的心得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父皇,儿臣以为,作为储君,了解军事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沉迷其中。毕竟,最好的军事就是不用军事。能够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绝不动用刀兵。”

    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把军事定位为“了解即可”的范畴,完全消解了柳淑妃的试探。

    李承业满意地点头:“说得好。朕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好大喜功,动辄言战。你能有这样的认识,朕很欣慰。”

    柳淑妃见状,只能换个角度:“太子殿下,妾身还听说您对萧家军颇为推崇?”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

    萧家军是萧凝霜父亲的嫡系,如果李轩表现得过于亲近,很容易被解读为拉拢军方势力。

    李轩沉思片刻,缓缓

第一卷 第37章 太子妃的护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