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让这道雷,劈在最需要它的人头上!”
    江源的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赞许。
    孺子可教。
    郭嘉已经开始活用他所教的“势”了。
    借势,造势,用势!
    “老师,天下诸侯,如今谁最求贤若渴?”郭嘉自问自答,“非曹操莫属!”
    “他出身宦官之后,被天下士人所轻,急需证明自己!”
    “他地盘不大,兵力不强,却要面对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绍,急需顶尖谋主为他破局!”
    “他麾下虽有荀彧、荀攸、程昱等人,但这些人,或长于内政,或谋略有余,却终究少了一份洞察人心、一锤定音的鬼才之能!”
    “所以,曹操,就是我们最好的‘买家’!”
    “买家?”江源玩味地重复着这个词。
    “对!”郭嘉眼中精光爆射,“我们要把老师您的‘价值’,卖出一个天价!”
    “我要写一封拜帖,不给别人,就给在鄄城广招贤才的曹孟德!”
    “拜帖上,我什么都不求。不求官,不求钱。”
    郭嘉笑得像一只狡猾的狐狸。
    “我只告诉他三件事。”
    “第一,我郭嘉,没死,活得好好的。”
    “第二,我大病一场,得遇恩师点化,学问韬略,更胜往昔百倍!”
    “第三,我郭嘉,不日将归隐南阳,追随恩师修习无上大道,从此不问世事!”
    一番话,听得江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狠!
    太狠了!
    这封拜帖,哪里是拜帖?
    这分明是递给一个快要渴死在沙漠里的人一碗水,然后告诉他,这水我不卖,我要拿去浇花了。
    这对求贤若渴到了变态程度的曹操来说,简直是诛心!
    “此计一出,曹操必将坐立不安,如百爪挠心!”
    郭嘉亢奋的推演。
    “一个能让我郭嘉脱胎换骨,甚至心甘情愿放弃功名去追随的‘恩师’,在他眼中,是何等神仙人物?”
    “他会怎么想?他会想,得到郭嘉,可安一方。得到郭嘉的老师,岂不是可安天下?!”
    “他一定会派人来!而且一定会派最亲信的重臣,带着最丰厚的重礼,以最谦卑的姿态,前来颍川!”
    “他不是来请我郭嘉,他是来求见您,我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师!”
    “如此一来,老师您‘稷下学宫’的名望、钱粮、庇护,这三大难题,可解其二!”
    郭嘉说完,深深一揖。
    “老师,此为阳谋。弟子将自己作为诱饵,将曹操作为杠杆,为您撬动这天下大势!”
    “此计,可否?”
    江源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郭嘉,心中一片欣慰。
    这,才是他耗费寿命救回来的郭奉孝!
    这,才是他教出来的学生,交上的第一份完美答卷!
    “可。”
    江源只说了一个字。
    郭嘉眼中万丈光芒。
    “弟子,这就去办!”
    ……
    兖州,鄄城。
    曹操府邸,议事厅内气氛沉闷如铅。
    曹操坐在主位,指节一下下叩击桌面,脸色铁青。
    堂下,荀彧、荀攸、程昱、夏侯惇、曹仁等一众文武,个个噤若寒蝉。
    就在刚刚,从冀州传回消息,袁绍不听田丰之言,执意要起大军,南下攻许。
    黑云压城城欲摧!
    袁绍兵多将广,粮草丰足,麾下更有河北四庭柱,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反观曹操,地盘小,兵力少,刚刚经历过与吕布、袁术的连番大战,元气尚未恢复。
    这一战,凶多吉少。
    “都哑巴了?”
    曹操的声音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袁本初大军压境,尔等,可有破敌之策?”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眉头紧锁。
    荀彧出列道:“主公,袁绍虽强,然其性多疑,优柔寡断,貌合神离,不足为惧。我军只需固守官渡,寻机破之,或有胜算。”
    话虽如此,但“或有胜算”四个字,本身就说明了信心的不足。
    曹操烦躁地摆了摆手。
    他需要的不是这种老成之言。
    他需要一个鬼才!
    一个能看穿牌局,一招制敌的鬼才!
    他想起了那个英年早逝的郭奉告。
    若是奉孝还在……
    
第一卷 第13章 一封拜帖,天下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