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动翅膀,如雨洒在了骷髅山上。
满山一片灰白之色。
一缕缕细微的死气诞生而出,汇聚成千丝万缕的死气盘旋在骷髅山上。
白无相催动怨灵珠中的大术,以死通幽,接引阴冥,直下九幽。
随着他催动大术,一片灰白色的尸体上浮现出幽蓝色的火焰焚烧了它们,化为尘土,蜉蝣之躯安息于此。
直到,一抹红色出现。
幽火过后,彼岸花开,其色如血,绽放的每一刹那,都是生命的尽头。
生于死,在白无相的心间徘徊流转,他感悟着生与死的法相真理,彼岸之花,遂至幽冥,化生为死,其所至处,万物归无。
白无相的掌心中蓦然绽放出一朵彼岸花,此花一开,骷髅山上便开满了成千上万的彼岸红花。
此术涉及阴阳轮转,贯通阴阳二界,纵然白无相能够借助怨灵珠施展,但每施展一次所消耗的怨力都多。
可其神通玄妙,绝对是元真境界中的大神通。
修成了这两道大术,白无相才发觉,原本以为够用的怨力,如今只要施展几次这大术就所剩无几了。
收集怨力,还是要多加留心,不能松懈。
而就在白无相修成此术的一瞬间,地下的阴冥界里,黄泉尽头。
天穹赤玄,黄泉幽幽,流入六道轮回之所。
而划分黄泉两岸的却是两尊万丈巨影,如同巨大的山脉连绵无尽。
这两座山,一为深褐的玄黑色,一为雪白的素色,若站在极高的天穹上,便能发现骇人的一幕。
这两座巨大山脉,却如同两位无常一般,守在黄泉的两畔。
他们身侧,没有任何生灵鬼魄,这二位也如同沉睡了一般。
直到,黄泉河畔的彼岸花无声无息的沉入地下消失了成千上万朵,这两尊如同天一般的身影齐齐睁开了仿若大日的瞳孔。
“有人动了彼岸花!”
“谁敢在阳世修炼彼岸花?”
“是人族那些魔修吗?”
“不是,吾神念感应倒像是阴灵鬼物。”
“难不成是几位阎君的手笔?”
“不应该。此方天地,天神掌天,阴司掌阴,人界混杂。阴司可不敢在天神的眼皮下做此恶事。”
黑无常巨相震惊道:“难不成是……”
“若无人能瞒过天地法则,那便是……彼岸花受到了始祖的感召,接引亡灵而去!”
“多少岁月了!我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了!我们终于等到了!”
两座巨大无比的山峦忍不住震动了片刻,奈何桥上,端着汤水的老妪手抖了下,这一碗孟婆汤便不曾喂出去。
阴司地府也因此而震动,一位阎君冷着脸召来了身侧判官,一道道阎君法旨传向了人间一座座城池中的城隍庙里。
骷髅山上,白无相并不知地下的变动,他修成了这两道大术后,便继续投入到修炼之中。
闲暇之时,他甚至亲自入梦,传授八个盲童关于戏、相、生、死、祭的法理,让他们一一明悟。
哪怕这些孩子们看不到万物,可在梦中白无相带着他们以神的视角俯瞰着众生,万物,山川,河流,万象。
而在山下,漳阳县城外,一个叫李向之的落魄江湖术士偶然间看到了村民家中供奉的无相神。
他心中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要出人头地,不再被众人唾弃嘲笑。
而这一切,在如今世道里已经靠自身得不到了。
问苍天无用,那便只有求鬼神了!
十月初十,小茴村外,身穿白衣的李向之对着聚众而来的村民百姓道:“吾得承无相之神赐命,神明派我代其于人间立教,尊为无相上教!
信我无相者,可得无相之神赐,避死延生,脱劫走祸!
吾自今日起,便是无相上教之教主,尔等凡信无相者,皆为我教信众,尊我号令,为无相之子民!”
于是,在这样一个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下,一个民间邪教自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