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了个礼:“古厂长,我是边防师家属王小小。”
古厂长推推老花镜,看着这个光头小姑娘:“小朋友,你爹刚才已经来过了。二百斤,不能再多了。”
王小小眨眨眼:“古厂长,我不是来要钢铁的。我是来请教问题的。”
她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我爹是我爹,我是我,我来问问题的。我们边防哨所冬天取暖用的煤炉子老是倒烟,听说您厂里以前给部队做过一批特制炉子,想问问该怎么改进?”
古厂长愣了一下,脸色缓和不少:“炉子?这个我懂。你们用的是老式直筒炉吧?得加个回风罩……”
一老一小就这么聊起了技术问题。从炉子聊到机械加工,从边防战士的艰苦聊到厂里的生产难题。
说到兴头上,王小小指着窗外一堆生锈的边角料:“古厂长,这些废料堆在这儿也是占地方,不如这样,我们按废钢价长期收购,还能用部队的卡车定期帮你们从钢厂拉原料。你们省了运输费,我们得了材料,战士们也能早点用上护具。”
她眨巴着眼睛,说得格外诚恳:“我爹说,这些边角料在您这儿是废铁,在我们那儿可是能保命的宝贝。”
古厂长看着眼前这个说起技术头头是道的小姑娘,想起边防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巡逻的身影,沉吟片刻,突然一拍桌子:
“好!小同志,就冲你这份心,以后厂里的废料都给你们留着!”
他当场写下批条,不仅批了两吨废料,还特意在批条末尾加上一句:“即日起,本厂废旧钢材优先供应边防部队。”
等王小小拿着批条出来时,等在外面的众人都惊呆了,不仅批了两吨,还拿到了长期供应协议。
军军蹦起来:“姑姑你怎么做到的?”
王小小把批条塞给父亲,打了个哈欠:“就是聊了聊怎么修炉子,顺便给咱们找了个稳定的废料来源。再利益交换,他们给我们留边角料,你们给他运输,爹,亲爹,你们是要用卡车运输,这是时间表,不要违约。”
“一点问题也没有。”
贺建民看着批条上‘优先供应’四个字,激动得手都在抖:“闺女,你这可是给咱们师解决了大问题啊!”
王德胜一把抱起女儿转了个圈:“老贺,看见没?这才叫化缘!咱们那顶多算是要饭!”
这个省有9个县,才跑了三个县了,差不多十吨了边角料。
两个爹和楚队长都不跑了。
王小小不解:“爹,为什么不跑了?”
贺建民:“十吨是我们现在一个师长外加一个副师长的权限了,除非全部做完护具,不然就违规了。”
老楚抽着烟:“老王,姐夫,你们不要军工厂加班加点帮你们生产,你们十几台老款东德的车床回去,这些不值钱,淘汰了,你想自主生产,谁教你们。”
王德胜和贺建民转头看着闺女,毕竟闺女可以说自己用车床半天不到的时间把护具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