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06章 我问过了奶疙瘩没有糖和盐,原味,只是牛奶做的可以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王小小一听傻眼了,他们在西城四个大菜,两餐都不要8元钱,吃一只鸭要8元。

    “不,我们不配吃。但是我们问问看,我们单独买一只烤鸭带走回去,可不可以???不给也没有关系,回老家,我买鸭子回来给你做烤鸭。”

    贺瑾看着他姐,哎!一下子又变小气了。

    王小小看着贺瑾,一只鸭子吃不饱讲过鬼,她要吃的饱的菜。

    两人啃着肉包子,吃吃喝喝

    “小瑾,奶疙瘩你斜挎包里放了多少?奶疙瘩有咸口和甜口,泡茶喝比较好吃。”

    贺瑾:“姐,也有原味的,我买的是原味的。”

    王小小转头看着这个小破孩:“你买了多少奶疙瘩和酥油?寄给谁了?”

    贺瑾眨眨眼:“25斤奶疙瘩和20斤酥油,给我导师了。”

    王小小伸手:“小瑾,留下半斤奶疙瘩,剩下交给我保管。”

    贺瑾狡辩道:“我问过了奶疙瘩没有糖和盐,只是牛奶做的,可以吃。”

    王小小不说话,手伸着,这个小破孩喜欢吃零食,一不注意,这六斤奶疙瘩,回到二科就没有了,半斤奶疙瘩含奶量不少了。

    就这样,他们两人在火车上吃吃喝喝到了四九城。

    下火车之前他们换了各自爹的55式改装军常服。

    王小小和贺瑾交代,“不许提我们是二科学员,我们是军家属暑假探亲,从西城买不到票,听买票叔叔的话转车来到四九城,再买回甬城的票。”

    四九城火车站的喧嚣,像一锅滚开的水,瞬间将王小小和贺瑾吞没。

    这种喧嚣,与西城站的辽阔、武城站的中枢气息截然不同。

    这是一种极致的、密密麻麻的、带着某种政治中心特有的紧张感的喧嚣。

    站台上,红旗招展的标语颜色更加鲜艳,字体更加粗壮有力。

    广播里播放的不再是简单的车次信息,而是夹杂着社论和口号,声音嘹亮,穿透力极强。

    人流不再是“流”,而更像是“潮水”,穿着各色服装的人们,中山装、工装、军装、带着补丁的粗布衣嗯嗯。

    更多的是穿着绿军装年轻人,维持四九城火车站的秩序。

    王小小紧紧拉住贺瑾的手,生怕一不留神就被这巨大的人潮冲散。

    她眯着眼,快速扫视着环境。

    “姐,人真多……”贺瑾小声惊叹。

    “别东张西望,跟紧我。”王小小低声道。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售票厅。

    穿过拥挤的站前广场,售票厅的情况更是惊人。

    每一个售票窗口前都排着见首不见尾的长龙。

    王小小看到这里有“军人优先”窗口。

    这里的队伍短得多,但纪律森严,排队的军人个个身姿笔挺,无声地彰显着一种不同的秩序。

    轮到他们时,王小小把证件和介绍信从窗口递进去,声音清晰:“同志,买两张最快去甬城的票。”

    售票员是个表情严肃的中年女同志,她仔细核验了证件:“甬城?后天下午有一趟,要吗?硬卧还是硬座?”

    “要!硬卧。”王小小立刻点头。能买到票就是胜利。

    拿到两张薄薄的车票,王小小地把它和证件一起贴身收好,有了票,就有了离开的保障。

    她看到广场边缘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在站岗,身姿如松,眼神锐利地扫视着人群。

    “姐,我们现在去哪?”贺瑾问。

    票买好了,下一步,就是在这座巨大而复杂的城市里,去寻找那个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的六叔了。

    “先找到军人服务站,放好行李,再去新华书店买地图。”她拉起贺瑾的手,汇入了广场上汹涌的人潮之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