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还护着,说是打闹?这是非不分啊!”
“可不是嘛!通报批评都只在学校,当初红红可是在整个大院里,还这么嚣张,还不是仗着乔军长的势?”
舆论的风向,在红红这场“本色演出”的催化下,以惊人的速度成型、发酵、并变得尖锐无比。
它不再仅仅是讨论孩子打架,而是迅速上升到了两个家庭、两种教育方式、甚至两位高级军官家庭作风人品的公开比较和审判。
王团长一家被塑造成了 严于律己、教子有方、宽厚待人 的正面典型。
而乔家则被钉在了 纵容包庇、家风不正、仗势欺人的耻辱柱上。
红红听着周围婶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心里那股因为害怕而起的委屈慢慢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平静。
她好像真的有点明白,小瑾说的“对比”是什么意思了。
她抹了抹眼泪,小声说:“谢谢婶子们,我……我就是害怕,说出来好多了。我得去干活了,今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她这副受了委屈还不忘本职工作的懂事样子,又赢得了在场所有妇女的一致怜爱和赞叹。
其实就是红红心情不好的另一种发泄,她做女红的时候,可以忘记很多事。
“快去快去,好孩子,别多想了啊。”
“放心,咱们大院是讲道理的地方,歪风邪气长不了!”
红红点点头,坐回自己的位置,拿起针线,仿佛刚才那个痛哭流涕的女孩不是她。
只有微微发红的眼角还透露着一丝痕迹。
而关于乔家的议论,却像长了翅膀一样,从服装厂飞了出去,飞向食堂,飞向开水房,飞向每一个家属聚集的角落。
伴随着学校的正式通报,这股东风被彻底点燃,迅速形成了席卷整个大院的舆论风暴。
一天后,王小小慢悠悠地走回家属院时,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的异样。
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看到她走来,眼神都有些微妙,带着同情,又带着一种“我们都知道了”的默契。
她听到了一些碎片化的词:“……动刀子……”、“……骂王八蛋……”、“……乔家那孩子……”、“……红红那孩子真可怜……”、“……王团长会教孩子……”
她知道,计划成功了。
甚至,超额完成了。
她走进家门,看见红红已经回来了,正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摘菜,眼睛还有点肿,但表情很平静。
花花在厨房忙着,军军还没回来。
红红抬起头,看到王小小,小声叫了句:“老大。”
王小小看着她,沉默了几秒,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眼睛肿了,用冷毛巾敷敷。今天我们吃鹿肉”
王小小没有追问,没有表扬,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但红红却从这平淡的语气里,奇异地接收到了一种认可。
她低下头,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继续安静地摘菜。
王小小走进里屋,贺瑾正坐在炕桌前看书,见她进来,抬了抬眼。
“姐,风声起了,这波利息跑不掉了。”贺瑾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