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什么事了。”
“正好我们需要人,就算她一个吧。”
“一天要交多少歪歪肉?”
“现在是越多越好,以后,平均每天二十斤就行了。”
“什么时候开始?”
“今天行吗?”
“没问题,我替她谢谢你!”
小梅爱人在世时,虽然爱抽烟喝酒,但每月还能给家里贴补几块钱,如今家里一点经济来源都没了,连婆婆看病的钱都没有。
大儿子想到江苏打工,去了一个礼拜,也没找到工作,只好回家干田。
她想来想去,只有彩云这里能挣到钱,但这活很抢手,她担心彩云不给面子会很难堪,只好请继父出面试一试。
没想到这么顺利,小梅挑起两个箩筐就去摸河蚌。
晚上,她去交河蚌肉时,有翠一过秤,正好38斤,她问小梅:“这是你一个人干的?”
小梅道:“是啊,还有一筐没来得及煮,要不然肯定有四十多斤。”
“看来你确实挺能干,玉强没娶到你真是可惜了。”
“嫂子,你又拿我开玩笑。”
“没有,我说的是心里话。”
正说着,玉强挑水进来了:“强哥,我把歪歪肉送来了。”小梅热情地跟玉强打招呼。
玉强道:“好,让你嫂子过一下秤。”
有翠道:“已经登记上了。”
玉强跟小梅说:“你那几个孩子要是有时间的话,也让他们过来帮忙,这几天我们小甲鱼的饵料跟不上。”
“缺多少?”
“一天300斤左右。”
“好的,我来想办法。”
小梅当晚就回家找人摸河蚌,他们村水田少,多数人都有时间,听说河蚌肉能卖钱,都愿意参加,当天晚上,就收集了300多斤河蚌肉,送到王家峪,给彩云和玉强解决了大问题。
一周后,最忙的插秧时节过去了,负责饵料采集的人员全部上岗了,这项工作终于稳定下来,彩云将这几天小梅送来的饵料,按照每斤三毛钱的标准一次性结清,让小梅发到每个人手中。
饵料采集工作趋于正常以后,每人每天只需交来20斤河蚌肉,就算完成一天的工作量,小梅下午早早就过来把河蚌肉送来,有翠过秤后,对小梅说:“正好23斤,你麻个可以少交一点,保证平均每天20斤就行了,多了不再额外付工资。”
小梅道:“我知道。”
接着,小梅又帮着有翠一起加工河蚌肉,有翠立即制止她:“小梅,你可以回去了。”
“我回去也没事,帮你一起弄。”
“我可丑话说在前面,你在这干我欢迎,但不会增加工资。”
“你想哪去了?我是觉得只干半天的活,就拿一天的工资不合适。”
“你这人心眼倒是不错,那就跟我一起干吧。”
玉强除了给小甲鱼喂河蚌肉和田螺肉外,还经常抽空和刚子两兄弟出去抓一些活的小鱼小虾作为饵料,培养小甲鱼的野性。
在鱼塘养甲鱼,玉强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但在稻田里养甲鱼,这还是一个新课题。为了便于观察和管理,他买了一个望远镜,每天都要在防护墙外观察小甲鱼的生活情况,以及水塘和田间的动态,发现威胁小甲鱼的敌害,就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围堵、清除,发现死甲鱼就及时进行清理、掩埋。
一天早晨,玉强去西冲巡视时,在稻田的田埂上和水沟、水塘岸边,一共发现了十几只死甲鱼,他感到有些惊讶。在这之前,每天也就四五只,他觉得很正常,没有引起重视,现在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他感到情况不对。
他仔细地察看了这些死亡的小甲鱼,发现它们的脖子、裙边等部位都有受伤的情况,可这里并没有发现甲鱼的天敌,这伤口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它们相互撕咬造成的?
有翠知道玉强要去找树杰,便跟他说:“你给树杰带点钱去,他正在长身体,让他在学校吃好点,别委屈了孩子。”
玉强根本没心思想这些:“你就知道吃、吃,他也不傻,还会饿着?”
“他是你儿子,你能不能关心他一下好不好?”
“我怎么不关心了?没有我,他能上大学吗?”
“他是靠自己本事考上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他的聪明和智慧都是我遗传给他的。”
“这跟关心他有关系吗?”
“行了,不跟你废话了。”
当天上午,玉强就急匆匆地赶到省农学院,找到了树杰,让他找一位懂行的老师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