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翻到册子中间偏后的位置,几页明显被摩挲得更加厉害、字迹也更加潦草的内容,牢牢抓住了林轩的目光!
“……丁亥年,腊月廿三,大雪封山。村口来了两个人!衣衫褴褛,浑身是血!其中一人抱着个襁褓,婴儿啼哭微弱,另一人背着个气息奄奄的汉子。我于心不忍,收留了他们一夜。那背着人的汉子伤势极重,前将怀中婴儿托付于我。说此子名‘轩’,是他主家遗孤,遭仇家(土匪?)追杀,主家夫妇皆已罹难。此断剑(其形制奇特,沉重异常,柄端有‘永寂’古篆)乃其父随身之物,是其身份唯一凭证,嘱我待其长大,再告之身世。言毕气绝。另一人稍作包扎,于黎明前风雪中独自离去,不知所踪。怀中婴儿小脸冻得青紫,气息微弱,幸得晚晴丫头在身边,竟奇迹般缓过气来。此子便是林轩。唉,乱世人命如草芥……”
林轩的呼吸骤然停止!他死死盯着这几行字,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他是被救下的!他的父母死于仇杀(土匪?)!这柄断剑“永寂”,真的是父亲留下的遗物!爷爷……爷爷一直守着这个秘密!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怆和茫然瞬间攫住了他,握着册子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继续往下看。接下来是关于苏晚晴的。
“……戊子年,秋分后,阴雨连绵。于村外‘鬼哭林’边缘,发现一女婴,裹于华美锦缎襁褓之中,弃于寒潭之畔。婴儿浑身冰冷刺骨,触之如握寒冰,气息几绝,唯心口尚存一丝微弱暖意。襁褓内除一枚刻有‘苏’字的素白玉佩,别无他物。此等寒气,闻所未闻,恐非凡胎。念其无辜,抱回村中,以炭火温之,竟渐渐复苏,啼哭不止。此女便是晚晴。其寒气随年岁增长愈发明显,手指凝霜,恐非吉兆。村人皆惧,唯林轩小子不惧其寒,常以己身暖之,倒也奇哉……”
原来晚晴也是这样被遗弃的……那枚玉佩,林轩记得,一直挂在晚晴脖子上,被她视若珍宝。那彻骨的寒意,果然是天生的!林轩看向床上安静等待的苏晚晴,眼中充满了疼惜。
再往后翻,记录的内容开始变得稀疏,字迹也愈发潦草无力,显是爷爷年事渐高,精力不济。但其中一段记录,却让林轩的瞳孔骤然收缩!
“……庚寅年,惊蛰。怪事!村西‘古祭墟’方向,入夜常有异光闪烁,时红时黑,伴有低沉闷响,如地底雷鸣。村中牲畜莫名烦躁,夜不能寐。王屠夫此人,亦是彼时迁入村中。初时寡言少语,只道是逃难猎户,然其力大无穷,性情日渐乖戾,血腥气浓重,村人皆畏之。其居所常在深夜传出异响,似野兽低吼,又似金铁摩擦……近日更觉村中生气渐弱,土地愈发贫瘠,寒风刺骨更甚往年。莫不是与此人及古祭墟异象有关?唉,老朽行将就木,无力深究,唯盼轩儿与晚晴能平安长大,远离此地是非……”
王屠夫!古祭墟异象!村中环境恶化!爷爷竟然早就察觉到了异常!并将怀疑指向了王屠夫!林轩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昨夜祭墟所见,王屠夫那恐怖的修炼景象,瞬间与爷爷的猜测印证在一起!是他!一定是他!他在用那邪法,在汲取这片土地乃至……生灵的某种东西!
强烈的愤怒和更深的恐惧交织着。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希望找到更多线索,或者……找到一条生路!
册子几乎翻到了最后。在一页明显是后来补记的、字迹颤抖得几乎难以辨认的纸页上,林轩看到了让他心神剧震的内容!
“……辛卯年,病中偶忆。约莫三十年前,黑石村尚非如此绝地。虽贫瘠,亦有薄田可耕,山泉可饮。彼时曾有一云游修士路过,鹤发童颜,踏剑而行!言此地虽偏,然地脉深处隐有一丝微弱灵机,不忍见村民困苦,遂于村中古祭墟旧址,以莫大神通布下一阵,名为‘小回春阵’,言可聚敛地气,滋养水土,保一方微末生机。果然,此后十余年,村中风调雨顺,黑薯收成略增,寒风亦稍缓。然自那修士离去后,阵法无人维护,效力渐衰。近年来古祭墟异象频生,阵法似遭破坏,乃至今日凋敝之景……修士临行曾言,此地向东千里,群山连绵处,有仙家宗门,名‘青岚宗’,乃正道翘楚,庇护一方。凡人若有大毅力、大机缘,或可拜入其门下,求得长生仙道,超凡入圣……长生?仙道?呵,于我辈凡夫,不过镜花水月。唯望轩儿若有机缘,可携晚晴往东行,或能寻得一线生机,解其寒疾,亦能远离……切记,切记!”
嗡——!
林轩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修士!踏剑而行!布下阵法!青岚宗!长生仙道!超凡入圣!
这些字眼如同璀璨的星辰,瞬间照
第四章:爷爷遗物,路启修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