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战死,也不能让敌人学会制造燧发枪的技术!”
众人齐声应道:“是!”
袁飞继续说道:“周挺,你立刻加强汉阳城的城防,尤其是西北门,增派守军,严查进出人员。
赵虎,再选二十名精锐斥候,分成五队,扩大探查范围,务必查清这些敌人的据点在哪里,有多少人!
另外,通知各村落,让百姓暂时不要靠近西北方向的山林,以免遭遇不测。”
“属下遵命!”
周挺和赵虎立刻领命而去。
袁飞走到窗边,望着汉阳城的方向。
西市的喧闹声隐约传来,百姓们还在为安稳的日子欢喜,可他们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暗中逼近。
他想起之前在西市听到的议论,百姓只求温饱,不愿再回到从前的苦日子。
若是这些敌人继续作乱,不仅汉阳城的平静会被打破,大明在朝鲜半岛的根基也会动摇。
更让他担忧的是燧发枪。
这武器是大明工部耗费多年心血研制的,比弓箭射程远、威力大,正是因为有燧发枪,大明才能在与女真的战斗中占据优势。
一旦敌人得到燧发枪,破解了制造技术,后果不堪设想。
那不仅是汉阳的灾难,更是整个大明的威胁。
“必须把这里的情况尽快传回京城,禀报皇孙殿下。”
袁飞喃喃自语,转身走向书桌,拿起纸笔,开始书写书信。
袁飞握着笔,笔尖悬在纸上,思绪却回到了之前离开京城的时候。
那时皇孙朱雄英刚监国不久,召见他时,曾语重心长地说:“汉阳乃大明在朝鲜半岛的门户,守住汉阳,不仅是保护朝鲜百姓,更是守住大明的东北屏障。
你此去,务必谨慎,有任何情况,随时传信回京。”
如今,汉阳城出现了不明身份的强敌,将士折损,危机四伏,他必须如实禀报,让皇孙殿下知晓此处的严峻形势。
袁飞深吸一口气,提笔写道:
“臣袁飞,谨奏皇孙殿下:
臣自去年奉兵部之命驻守汉阳,已逾十三月。
期间,臣率将士平定女真残余乱兵,安抚百姓,减免赋税,如今汉阳城内外秩序井然,百姓皆能饱腹,不复往日苛捐杂税之苦。
然近日汉阳城外接连出现异状,臣恐有大患,不敢隐瞒,特奏报如下:
本月上旬,城东野猪林发现三具猎
第四百九十六章 风平浪静下的波涛汹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