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半个月之内修好,臣以为最少需要二十万做工的民夫,另外加五万辅助民夫,近二十五万人。
    再加至少五十万两左右的草木石料以及足够这些人食用的粮食,这才有极小的可能在半个月内将蓝田县境内的三十里河堤重铸。
    但前提是,半个月内,这雨不会再度加大。
    如果雨再度加大,导致河道水量增加过快,恐怕河堤会在修筑完成前被彻底摧毁。”
    这工部右侍郎说完后,众人尽皆倒吸一口冷气。
    哪怕就是严文等已经听过徐荣轩分析的人也都瞳孔一缩。
    这工部右侍郎说的虽然比徐荣轩说的多,但是也相差仿佛。
    这也是他们一直认为此事不可能完成的原因。
    因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现在是春耕时期!
    如果征调那么多百姓去修筑河堤,那将会影响百姓播种春小麦的关键时期。
    春耕一旦受了影响,那到了夏季没了收成,百姓们全都要饿死!
    所以百姓们一定会抗拒征调民夫。
    这对民夫的征调有着极大的困难。
    而若不征调足够的民夫,那就不可能及时修筑好河堤。
    故而,这根本就是个死循环。
    曹成听完后点了点头,看向百官问道:
    “那你们谁愿意去主持修筑河堤之事?”
    一提到此事,文官们又安静了下来。
    曹成冷笑,看着一众文官道:
    “怎么?你们也知道这件事很困难!怕完不成吗?可这件事,不是你们搞出来的吗?如今让你们收尾,你们却收不了了?”
    百官继续沉默。
    曹成冷哼一声,转头看向赵元从的方向,眼神也柔和了下来,叹了口气后问道:
    “宋国公,你可愿……那毕竟关系到数百万百姓。”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件事靠那些不靠谱的文官,根本没有用,如今他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赵元从这位宋国公了。
    之前赵元从既然敢提出条件,那就说明他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既然有把握,曹成又怎能视而不见。
    赵元从闻言拱手道:“陛下!让臣去不是不行,但是臣还是那些条件只要朝廷答应,臣就能去。
    另外一个臣那些条件也不全都是要好处,蓝田县境内魏河长达数十里,臣不知这段河堤到底毁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没有朝廷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以及便宜行事之权震慑碍事之人臣即便是呕心沥血也无法完成陛下的期望。”
    曹成点点头,他也知道赵元从说的在理,而且这件事本来就是文官们搞出来的,让赵元从去给这件事情收尾,那肯定要给他一点好处,故而曹成直接点头道:
    “行!这两个条件朕答应了。”
    
第五十六章谁赞成!谁反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