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洞……”黄千浒的嘴角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他没有责骂我,而是问我为何要读书?如果将来做了官,要当什么样的官?倘若有一天站在朝堂之上,你能为天下人做些什么?”他缓缓摇头,“那时我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
    “但从那以后,老秀才允许我干完活后,坐在学堂的最后一排听他讲学。”他的声音里带着久违的温暖,“十年寒窗,我终于中了秀才。然后就这么一步一步,从县试到殿试,走到了如今这个权倾朝野、位极人臣的位置。”
    阳光在他花白的鬓发间流转,投下细碎的光斑。“老秀才的学问就那么些,可我这几十年来,始终将他当年的三个问题牢牢记在心里,一直在寻找答案。”
    庭院中鸦雀无声,连秋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都清晰可闻。跪着的官员们个个屏息凝神,他们从未想过,这位执掌朝纲数十载的首辅大人,竟有着如此坎坷的童年。
    黄千浒继续道,目光渐渐锐利,“当我还是个七品知县时,天不亮就起身,带着衙役帮百姓抢收庄稼,亲自下田丈量土地。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我以为自己能改变这一方天地。”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直到那年大旱,我跪在干裂的田埂上,看着老农把最后一捧稻种喂进奄奄一息的孩子嘴里。那一刻我才明白,凭一人之力,充其量只能让几户人家多吃几顿饱饭。”
    他抬手轻轻抚过窗棂,仿佛在抚摸那些遥远的记忆,“后来升任知州,手握一州民生。我兴修水利,整顿吏治,以为终于能做一番事业。可漕运突然改道,十万石赈灾粮被户部一句统筹调配就截留他处。”他的手指微微收紧,“我站在城楼上,看着逃荒的百姓像潮水般挤满官道,手里的调粮文书成了废纸。原来在这盘大棋上,我也只是一枚过河的卒子!”
    “再后来官拜节度使,坐镇一方。”黄千浒的眼神变得深邃,“我雄心勃勃,想要清丈田亩、均平徭役,为黎民
第一卷 第463章 活成自己最憎恨的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