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听闻他以自封藏书塔,估计也见不到。
    杨铁匠见状,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并未再多言。
    当日傍晚,队伍在周南县落脚,此地距离神都已不足两百里。
    周南县最初只有一个渡口,名为周南渡,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形成的一座县城。
    洛水从神都一路向北奔流,至此地河道回转,折向东去。
    以往,许多出入神都的商旅行人都会选择在此乘船,由于往来客商日益增多,码头规模不断扩大,众多商贩也随之在此扎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县城。
    当然,由此乘船前往神都乃是逆水行舟,速度远不及骑马沿官道驰骋,平民百姓和行商多是为了节省路费,才会选择水路。
    安顿下来后,蓝少堂麾下的校尉朱彦特意前来寻到凌川,面带歉意地解释道:“凌将军,大和使团今晚也恰好在此落脚。可这周南县里,能上得了台面的客栈仅此一家,只能将他们的主要使臣也安排在此处,实在是委屈将军与夫人了,还请您多多包涵!”
    凌川抱拳回礼,爽朗笑道:“朱校尉太客气了,我手下这帮兄弟,在边关风餐露宿惯了,没那么娇气。倒是给禁军的兄弟们添麻烦了!”
    “将军言重了!”朱彦连忙摆手,语气诚恳,“我们虽驻守神都,但对凌将军在北疆的英勇事迹可是如雷贯耳,军中弟兄们对您,那是打心眼里敬佩仰慕!”
    晚饭时分,一支队伍逶迤进入周南县。
    凌川闻声向客栈门外望去,只见为首的骑兵肤色与中原人差异不大,但身形普遍略显矮小精悍。
    领头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二人并未着甲,男子额至头顶的头发被剃光,仅保留两侧及后脑头发,形成半秃效果;而那女子则是扎着头发,略显精干。
    男子着黑衣,右胸前绣着一只三组神鸟,双目赤红;女子着白衣,左胸前秀十六瓣菊纹,脚下踩着木底鞋,走起路来嗒嗒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