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索,轻轻摇头:“若是其他几位皇子前来,必是为了东宫之位,除了四皇子尚且年幼,其余皆已成年,可陛下迟迟未立储君,致使东宫虚位以待。虽说我朝历来立嫡长为储,但立其他皇子为太子的先例也不在少数。”
“皇长子德才兼备,无论出身还是遵循礼制,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偏偏二皇子又文武双全,其母乃是齐大学士的掌上明珠,在朝中也有大批拥趸。这正是陛下迟迟不立太子的缘由!”
凌川点头称是,立储之事关乎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自然明白其中利害。
如今的大周王朝,确实经不起更多动荡。
眼下这般局面,无论立谁为太子,都势必引发另一方的激烈反对,轻则君臣离心,重则动摇国本。想来这也是陛下始终犹豫不决的原因。
凌川不由轻叹:“陛下难道不知,此事拖延越久,便越难决断?”
“陛下定然心知肚明,只是待他察觉时,局面已然如此了。”苏璃猜测道。
她随即面露困惑:“按理说,若是大皇子或二皇子前来,我都不觉意外。唯独这位既无外戚扶持,又不得圣宠的三皇子突然造访,实在让人猜不透其中玄机。”
像凌川这般能力出众、从边伍中一步步爬上来的年轻将领,自然是诸位皇子争相拉拢的对象。毕竟他们都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待来日登临大宝,这些将领便是朝中栋梁。
之所以选择寒门出身的将领,正是因其身后没有盘根错节的势力,用起来更为放心。而那些世家子弟或重臣之后,要么早已站队,要么身后牵扯着庞大的利益集团,想要拉拢他们,代价实在太大。
待他们登基之后,这些世家背后的势力必将不断侵蚀朝廷利益。到那时,新君与他们早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再难划清界限。
眼下大皇子与二皇子都未现身,凌川猜测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他与苏璃的这层关系,让他们哪怕有心也得避讳;二是他们的拥护者中,必有与他交恶之人,譬如户部尚书顾承均,
第一卷 第431章 东宫无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