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率一支百人亲兵小队,如四把淬毒的匕首,悄无声息地刺向安王控制的四座县兵大营。
    行动迅捷如电,目标明确至极——斩杀安王安插在各营的校尉及其心腹,一举夺回兵权。
    临行前,凌川面沉如水,再三叮嘱:“一炷香为限,成与不成,必须撤离,绝不可恋战!”
    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周密计划下,四支精锐小队皆告功成,一夜之间,四座大营悄然易主。
    这批县兵虽战力寻常,但骤然增添的四千之众,极大缓解了凌川兵力捉襟见肘的窘境。
    当夜,凌川等人也悄然离开了岊湬阁,他先是将苏璃等人转移至一处更为隐蔽安全的所在。
    明日大战将起,他能留在苏璃身边的护卫有限,庄园又无险可守,唯有隐匿行踪方能确保无虞。
    有翠花和杨铁匠在旁,只要不遭遇大军,安全应当无虑。
    同样,凌川本人亦率领那四百多精骑,借着浓重夜色,人马如同融入墨汁,消失得无影无踪。
    次日黎明,晨光熹微,薄雾氤氲。
    苍蝇、沈珏、洛青云与聂星寒四人,已各自统领一支千余人的县兵队伍,如四股初成的溪流,从不同方向朝着定州城汇聚而去。
    昨夜夺营后,四人已迅速肃清军中安王余孽,并对士卒们晓以利害,追随安王造反,乃诛九族之重罪,然若能迷途知返,听从号令助朝廷平叛,非但前罪可免,立下战功者更可获赏赐。
    一番恩威并施的话语,如重锤敲在许多只是听令行事的普通县兵心头,让他们在惶恐中看到了一线将功折罪、甚至博取前程的生机。
    至此,凌川麾下,除了原有的九百精锐战力,再加上整合后的四千县兵,总算积聚起一股可观的力量,有了从叛军身上撕下一块肉的资本。
    四路大军,撕开清晨的薄雾,义无反顾地直奔那座被重重围困的孤城定州。
    此前分派亲兵执行夺营任务,正是因他们更精于潜入、袭杀与近战搏击。而那四百精骑乃战场冲
第一卷 第372章 深夜袭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