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又有何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云书阑闻言,捻须的手指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恍惚,仿佛被带回了锁龙桥畔那个绝望的夜晚。
    他缓缓道:“然则,依将军之见,当如何?莫非圣人之训有误?”他内心震动,隐约感到对方将触及一个他挣扎半生却未能想透的核心。
    凌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穿透了竹简,直视那浩荡的历史长河。
    “故而,晚辈以为,欲求真正的‘天下平’,其根基,恰恰不在于对个人道德的苛求,而在于构建一个能让万民得以修身、得以齐家的世道!而这个世道,需要的是一个强大、清明、能护佑万民的国!”
    云书阑注意到,凌川说的是国,而非帝国。
    “这个国,需要法度严明,吏治清明,仓廪充实!需要让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商者畅其流,学者安其心!需要让天下人,无论贫富贵贱,皆能看到凭勤勉能得温饱,凭才学能获进取,凭律法能护周全!”
    云书阑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追问道:“即便如此,内政修明足矣?将军适才提及外患,又当如何?”他感到自己心中的某个框架正在松动,一种更宏大、更现实的图景正在眼前展开。
    “先生问到了关键!”凌川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铁血般的坚定,“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岂能只知内修文德而不知外攘强敌?纵观古今,未有怯懦之国能享长久太平者!”
    “对外征伐,非为穷兵黩武,实为,以战止战,以武止戈!为万千黎庶打出太平,打出尊严,打出一个能让子孙后代安心‘修身齐家’的朗朗乾坤!”他的话语中仿佛带着金戈铁马之声:
    “这更是铸就民族之魂的熔炉,面对强敌,唯有敢于亮出锋芒,战而胜之,方能凝聚天下民心,一扫百年颓靡苟安之气,让我民族脊梁挺立于天地之间!让四方虎狼不敢再窥视中原,让每一个百姓都能以身为周人而自豪!”
    “唯有在这样一
第一卷 第355章 本末倒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