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沉吟不语,脑子里反复琢磨贾充这番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所谓的“上一朝”,那就是曹魏呀!总不能说是两汉吧?
曹魏是怎么失去天下的呢?
明摆着的,是对于司马氏失去防范所致。
贾充聪明就聪明在没有把难堪的话说太直白,他总不能说:曹魏会输,就是输在没有把你们家赶尽杀绝。
“公闾之言,孤不得其妙,还望你为孤解惑。”
司马昭步步紧逼,压根不给贾充耍小聪明的空间。
既然是“自己人”嘛,那总要说些“体己话”,贾充要是不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八个字解释清楚,今晚是很难走出晋王府的。
“殿下,曹氏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自曹丕后,历代天子对宗室苛刻对待,不给宗室放权。
若是想让国家长治久安,优待宗室以拱卫皇帝,这是必然的。”
贾充抛出了自己的“干货”,他很清楚,司马昭不是想听那些老生常谈。
司马昭对贾充这番解释似乎并没有感觉意外,好像早就想到对方会有这么一说的。
他很久都没有再说话,正当贾充打算开口解释为什么要“优待宗室”的时候,司马昭忽然开口问道:“若是有司马孚一类的人被重用,应该如何?”
这话问得可有点严肃!毕竟洛阳之乱就在不久之前,被司马昭下套的,正是司马孚!
司马昭忧虑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司马孚直接在脑门上写着“我是反贼”,那倒是好处理了。
关键是这些宗室平日里还人五人六的装作是忠臣良将,一副我就是你的好帮手的姿态。
但皇帝若是不拿出具体的好处去喂饱他们,这些人就会有别样的心思。
宗室还占着亲情孝道,打不得骂不得。
对于司马昭来说,简直恶心得想吐!
然而,贾充好像并没有体会到司马昭心中的不忿,而是继续从容不迫说道:“若是宗室不可信,那父子夫妻君臣,则无一人可信,殿下总要相信人心向背的。天子若是不失德,宗室又怎么会反呢?”
这话才刚刚说出来,贾充就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司马昭要是不失德,司马孚为什么要站出来振臂高呼呢?
贾充发现自己刚才这句话说得非常拉跨。
果不其然,听到贾充的解释,司马昭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面色异常难看。都说打人不打脸,贾充这就是在赤裸裸打脸了。
虽然,他只是无心之言,但听者有意,司马昭显然觉得贾充是在暗讽自己“不懂事”!
“贾公闾啊,看来你是在替司马孚感觉惋惜啊,还是觉得孤杀他杀错了?”
司马昭反问道,面色不善。
“下官并无此意,司马孚咎由自取罢了,活该被杀。
但曹氏天子忽略了宗室,刻意打压宗室,以至于曹氏在关键时刻没人可以挺身而出,这也确实是教训。
请殿下息怒。”
贾充不慌不忙的作揖行礼谢罪,只是话已经僵在此处,已经不能轻易退让立场。
司马昭这才怒气稍减,不过脸上仍然是一副阴晴不定的模样。
“孤乏了,你退下吧。”
司马昭毫不客气的下达逐客令,贾充只好讪讪离去,有一肚子话都说不出来,憋着十分难受。
坐在回程的马车上,贾充忽然想到了什么,然后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这天子啊,也未必一定要选英明神武的。
越是傻便越是好控制。天子在上头不折腾了,臣子们的日子就舒服了。
郭槐虽然愚蠢好妒,但这次的事情,倒也算歪打正着。”
贾充低声自言自语道。
他觉得吧,司马昭还不算好说话,伺候他还要花点心思。
将来当天子的人啊,一定要是个更好说话的才行。
比如说司马炎就是个挺好说话的,又或者是司马炎那个嫡长子,传闻“不太聪明”的司马衷。
这门亲事,好像也不错。
回到贾府,贾充刚刚进门,就看到郭槐在训斥李氏所生的二女儿贾裕,好像是为了打碎个花瓶什么之类的小事。小娘子哭得梨花带雨的,看着楚楚可怜,但后妈依旧是不依不饶,嘴碎个没完没了。
看到这一幕贾充若
第188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