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6章 虎啸洛都(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都是亲力亲为布置,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

    事到如今,司马孚都不知道傅祗已经被策反,更不知道对方已经获悉了自己这边部分作战计划!

    “司马孚可用的死士,应该就是屯扎在富平渡口的那三千人,这是他压箱底的手段。

    司马望麾下的禁军,是不能用来攻打晋王府的,只能用于金墉城抢夺天子曹奂。”

    石守信对司马骏侃侃而谈,继续说道:“那三千死士,是一锤定音用的,我估摸着会是最后出场。而傅太守的人马,不过是垫脚石罢了。司马孚的计划不可谓不妙,只是我们现在既然已经提前知道了,那就将计就计,也是美得很。”

    “好阴险啊。”

    文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司马骏回头瞥了他一眼,文鸯立刻闭嘴不说话了。

    “所以现在该怎么做?”

    司马骏看向石守信问道,文鸯和傅祗也都看向他,不知不觉中,石守信便成了众人的主心骨。

    中国社会无论古今,向来是个讲究绩效的社会。石守信言之必中,众人对他都是深信不疑。

    “等着晋王府的人来接洽便是了。这时候我们太积极了,反倒是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石守信叹了口气道。

    谁能确保,司马骏这一支人马,就会保证绝对的忠诚呢?

    当然了,现在问一句,当然司马骏可以拍着胸脯说他绝对没有坐那个位置的心思,石守信也相信他此刻的心思是单纯的。

    然而,当到了关键时刻,关键到司马骏帮谁,谁就能拿下这一局的时候,司马骏还会这么听话吗?

    恐怕就难说了。

    知道王八之乱时发生过什么的石守信,一点都不会质疑人心的变化与丧乱。

    他已经走完了九十九步,需要晋王府派人,走完那最后一步了。

    否则,酒囊饭袋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若是连这一步都没有,那么司马骏会不会生出鄙视晋王府的心思,就不好说了。

    ……

    其实晋王府远不如石守信预料得那般平静。

    洛阳的情况也没差多少,都是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异常,但暗地里风起云涌。

    在朝会的日期被推后到原定日期的三天后,几乎所有朝臣都明白:要兵变了!

    压根就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朝会,这只是一个动手的借口!或者约定好兵变的舞台,能玩出什么花来,那就各凭本事!

    当然了,知道会兵变不是难事,难的是弄明白谁会参与兵变,以及兵变的具体时间,具体计划。

    一时间,洛阳城内到处都有风吹草动,各种流言在世家大户们的家宅内流传。

    为了安抚住众人的情绪,朝廷下令洛阳城所有大门白天照常打开,夜晚照常关闭,总之就是一切照常!

    这符合兵变双方的利益,于是城内的气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紧张,就连挨着洛阳西阳门的集市都关门歇业了!

    下棋的双方,随着暴露出来的棋子越来越多,局势也慢慢的半明半暗,甚至有些扑朔迷离起来。

    入夜后,晋王府世子书房里。司马炎正眉头不展,在与羊琇二人,在桌案上摆着的那张地图上面“纸上谈兵”。

    目前已知,司马望彻底站在了司马孚那边,司马炎几次派人传他到晋王府议事,司马望都以“公务繁忙”推辞了。

    司马望为什么要倒向司马孚呢?司马昭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甚至还对他多有提拔重用呀!

    其实原因也不难猜测。

    爹和叔叔都掉河里了,你看到以后会在第一时间救谁呢?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司马望是司马孚的嫡亲儿子,只是过继出去了,而且不是过继给了司马懿。

    这便是唯一的理由,胜过千言万语。

    “司马孚在城外有三千郡兵,目前已经渡过黄河,屯扎于孟津渡口。”

    羊琇指着地图上邙山

第176章 虎啸洛都(4)-->>(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