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都对保姆、厨师客客气气,只有她会对人家不屑一顾。
李三对她应该是真爱。苦口婆心地跟她分析她今天到底哪儿做得不太好:
“你可以不热情,但是你得有平和的心态,咱们并不比人高一等。这里是老宅,是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地方,今天来的是他们极力邀请来的客人,是他们真心结交的人。
你主动请客,你就得拿出主人该有的态度来。你作为李家的一份子,也是主人,在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尽量站到老爷子和老太太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
你要是觉得你做不到热情,其实你可以不来。或者你哪怕不热情,也没什么问题,但你就别找存在感了。你嗤那一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人家小谢做的事情又哪里值得你有这样的表现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小谢有哪些地方没做好,有哪些礼仪不到位,你作为长辈,应该用一种不伤孩子自尊的方式温和地提醒她,而不是满脸不屑。你明白吗?你这样,只会让人家觉得你…不好相处。”
李三咬了咬牙,到底把“没素质”这三个字咽了回去。他对她没说过什么太重的话,哪怕她做的事情确实让他气愤,他也都克制着不用语言去伤人。
李三媳妇搂着他撒娇,“我错了老公,你别生气了嘛。”
俩人闹着闹着差点闹到床上去,李老太太就派人来喊李三了。
老太太问他:“听说你们打算生老七了?”
“没有的事妈。”
老太太翻翻白眼,“之前二三四五六的时候你也说没有的事,最后不是都有了吗?你要真的不想生,就管好你自己。不行就去结个扎,结扎不保险的话就把那个什么输精管直接切掉。”
李三:“……不至于吧…妈。”
李老太太看了他一眼,摆摆手让他滚蛋,“以后我不叫你们就别回来。周末也不用回来了。想孩子了就把他们叫回家,不用来我这里看他们。我看见你就烦。”
今天把人都喊回来,是因为这些孩子当年都是跟老谢一家打过一点交道的,好不容易人家来一趟,这些孩子不露面不合适。谁想到就露个面还能给她出幺蛾子呢。
李三臊眉耷眼地出去了,带着媳妇回了家。
李三的几个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跟父母的关系是尊敬有余、亲近不足,看到父亲带着母亲离开,也只是恭敬送别,别的话都不多说。
谢瑀看了场好戏,晚上又吃了顿大餐,第二天一早就高高兴兴地跟爸爸和爷爷奶奶一起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因为有她跟着,谢爷爷让谢爸买一等座,“那个宽敞点,孩子坐着不憋屈。”
“我都能坐二等座,她咋不能坐呢?”
“你算老几啊
第171章 不当冤种养母(13)-->>(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