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一连七日,方铭都泡在学宫里。从晨钟响到暮鼓歇,他穿梭于各间讲堂,调整课程安排,测试公输家新制的教学器具,甚至亲自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新式算筹。
直到第七日傍晚,当他看到农家子弟与贵族学子并肩讨论《九章算术》时,才终于满意地拍了拍扶苏的肩膀:"可以了。"
回到府邸那晚,方铭睡得格外沉。惊鲵站在廊下守了一夜,面具下的唇角微微上扬——她很久没见到方铭这般放松的模样了。
时光如渭河水般静静流淌。转眼四个月过去,学宫的运转已如齿轮咬合般顺畅:清晨的诵读声与黄昏的辩论声准时响起,农家子学会了写策论,贵族子弟也能挽起袖子修理水车。方铭大多时候窝在府邸画他的"铁鸟"图纸,偶尔被荀夫子抓去讨论蒙学教材。
就在这样一个平淡的清晨,方铭正倚在廊下翻看学宫送来的旬报。惊鲵的身影突然掠过庭院,紫色衣袂带起的风惊落了竹叶上的露珠。
"农家飞书。"她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急促,从怀中取出一支细竹筒。竹筒开启的瞬间,一股熟悉的稻香扑面而来,几粒金黄的稻谷随之滚落在他掌心。
"占城稻..."方铭的指尖微微发颤。这些谷粒比他记忆中的更加饱满,谷壳上的纹路如同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惊鲵展开随信附来的绢布。司徒万里潦草的字迹间夹杂着算筹记录:"祖地试验田,首季亩产比关中稻多三成有余。按生长周期推算,一年三熟确可实现。"
方铭猛地站起身,廊下的鸽子被惊得扑棱棱飞起。他捏起一粒稻谷对着朝阳细看——谷粒通透如琥珀,隐约可见里面饱满的胚乳。
"备马!不..."他突然改了主意,"准备马车,我要亲自去禀报陛下。"
惊鲵的面具微微倾斜——这是她表示疑惑时的习惯动作。
"这等喜讯,怎能只靠一纸文书?"方铭已经翻出了珍藏的漆盒,"得让陛下亲眼看看这稻种。"
他将几粒最饱满的稻谷小心包在丝绢里,
马车刚转过朱雀大街,方铭就看见
232章 步入正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