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天幕之上,文字流转,将辽西走廊的风云变幻呈现在洪武君臣眼前。
【历经艰辛,宁远城修缮竣工。督师孙承宗深谙此地乃关外咽喉,命袁崇焕镇守宁远,自驻山海关,强化前屯防御,以为后援。】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原任职兵部。闻辽事紧急,曾单骑出关考察,归来后豪言:“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真可谓临危请命,胆气过人。此番受命,正是其时。】
画面仿佛随着文字展开:袁崇焕抵达残破的宁远,立刻展现出惊人的魄力与才能。增城墙,修塔楼,严军纪,练士卒……一座原本颓败的边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坚固而充满活力。商旅云集,流民归附,竟在战火前沿呈现出一片畸形的繁荣。
【天启五年夏,孙承宗挥师东进,连克锦州、松山、杏山等大小城堡数十座,明军防线向前推进二百余里!一条以宁远、锦州为核心的“锦宁防线”巍然成型!】
奉天殿内,朱元璋看得目不转睛,忍不住一拍大腿:“好!这个孙承宗,是个人才!知人善任,布局老辣!还有那袁崇焕,是个有胆气的愣头青!嗯,像咱年轻时候,敢想敢干!”
然而,与皇帝的兴奋不同,徐达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他仔细看着天幕上关于袁崇焕的描述,沉吟道:“陛下,此子胆气可嘉,锐气十足,确是可造之材。然……观其履历,不过是新科进士,甫入兵部,并无实际统兵、守土之经验。宁远乃直面虏酋之最前线,将如此重担交予一介书生……孙督师此举,是否太过行险?”
李善长抚须点头,接口道:“魏国公所虑甚是。守城非仅凭一腔血勇,需知兵事、通韬略、善抚卒、明地理。袁崇焕虽有豪言,然终究未经战阵淬炼。若其初次临敌便遭挫败,非但其自身性命堪忧,恐更将动摇整个辽西防线之初基,令孙督宗之心血毁于一旦。”
朱元璋闻言,兴奋稍敛,也冷静下来:“嗯……你们说的在理。是有点悬乎。这孙承宗,胆子也够大的。”
徐达话锋一转,继续分析道:“不过,陛下,孙承宗之策,其核心并非袁崇焕一人,而在于其自身坐镇山海关,构建的这套梯次防御体系。袁崇焕在宁远,实为前出之‘矛尖’与‘坚盾’,而孙承宗自为执盾之人,并经营后援。此布局,深得兵法要义。”
他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带着一丝名将之间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孙承宗此举,恐有为大明培养下一代守边栋梁之深意。辽东战事,非一朝一夕可毕,需有久镇之帅、能战之将。若天遂人愿,局势平稳,袁崇焕能得孙承宗悉心指点,凭借
第368章 阉党陷害孙承宗去职-->>(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