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看着暴怒的父亲,既无奈又想笑,连忙劝慰:“父皇息怒。洪武、永乐年间与天启年间,物价、人工早已天差地别。或许在洪武朝一百万两能成的事,到了天启年间,物料腾贵,人工飞涨,三百万两或许……或许已是极致节省了。”
“放屁!”朱元璋根本不听,气得牙痒痒,“物价再涨,能涨十倍?二十倍?这就是咱从小就把那些管钱管工程的当贼一样防着的原因!贪!太贪了!层层盘剥,雁过拔毛!该死!都该死!”
老朱这咆哮声如同炸雷,穿透大殿。殿外候着的工部官员们恰好听到这一句,顿时吓得面如土色,两股战战,恨不得立刻把脑袋塞进地砖缝里。
六部之中工部地位最低,不是没有原因的,谁让他们经手的项目油水最大,最容易招惹是非。皇帝这句话要是传出去,被御史言官们听了去,恐怕明日弹劾工部贪墨朽坏的奏章就能把他们给淹了!一场针对工部的风浪,眼看就要因老朱一句话而掀起。
【因此,这位天才木匠皇帝学着他的爷爷万历皇帝,将朝廷大政尽数交到内阁与司礼监手中,自己则安心躲在后宫沉迷于他的刨锯斧凿……】
画面陡然切换,从祥和宁静、充斥着木料清香的宫廷工坊,转向了风雪弥漫、烽火连天的辽东大地。这种极致的对比,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荒谬感。
【然而就在此时,在辽东,自萨尔浒之战后也伤亡惨重的后金,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终于再一次露出了獠牙,发动了致命的进攻!】
画面中,后金铁蹄铮铮,狼烟如同黑色的巨龙直窜云霄,战鼓声压抑而充满杀意。与之相对的,是明军仓促应战的慌乱景象。
一直沉默关注军事动态的徐达,此刻浓眉紧锁,沉声对朱元璋道:“陛下,此乃危局!萨尔浒新败,士气未复,辽地兵马钱粮皆未整顿至最佳状态。观天幕所示,虏酋此次进兵,时机拿捏极准,正是我朝新君初立、中枢注意力转移之时。广宁若失,则辽西走廊门户洞开,山海关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大势去矣!”他的分析一针见血,充满了老帅对战略要地的敏锐洞察。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辽西重镇广宁卫告急!然而,更令人愤慨的消息传来:巡抚王化贞竟未做有效抵抗,弃城而逃!经略熊廷弼独木难支,被迫随之退入关内。消息传回,举朝震惊!】
天幕上显现出百姓惊慌失措随军溃逃,以及后金军队兵不血刃占领城池的画面,惨烈而屈辱。
“混账!该杀!统兵大员,守土有责,竟望风而逃,此与叛国何异!”朱元璋气得须发皆张,恨不得立刻穿越过去亲手砍了王化贞。
第365章 木匠天子朱由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