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幕话锋一转:
【五年后,朝廷惊觉,第六代益王之子早于皇长孙十八年出生,且同名朱由校!直至万历三十九年,其将册立世子时,方发现此重大重名事故。益王之子被迫改名“由本”。】
“噗——”殿内不知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又赶紧死死捂住嘴。
朱元璋的脸黑得像锅底:“混账!宗室玉牒是干什么吃的?还能起重名?老四!”他猛地看向朱棣,“你以后给子孙起名,给咱把眼睛擦亮了!再出这种笑话,咱……咱抽你!”
朱棣一脸无辜又委屈:“……爹,这……这明明是后世子孙不肖,管理混乱……”(这也能怪我?!)
徐达在一旁憋笑憋得辛苦,李善长则摇头叹息:“陛下,此事实在……滑稽。但也侧面印证,我大明宗室历经二百余年,枝繁叶茂,人口浩繁,以致管理出现疏漏,竟至如此荒唐地步。”
很快,天幕内容变得沉重起来。
【万历四十七年,朱由校生母王才人逝世。万历帝命太子选侍西李抚育皇长孙。】
看到年幼的朱由校丧母,由一位并非生母的“选侍”抚养,马皇后忍不住轻叹一声:“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没了亲娘照拂,在深宫之中,日子怕是不好过。”
朱元璋也皱了皱眉,但更关注点却在别处:“西李?又一个姓李的?这后宫怎么尽是……”
紧接着,天幕播出了最震撼的消息。
【光宗驾崩,未立太子!皇长子朱由校(17岁)庶出,托付于大臣。】
“还好,总算不是幼主。”朱标松了口气,“十七岁,已可亲政,无需权臣辅政或后宫干政了。”
但天幕立刻粉碎了他的庆幸。
【抚养朱由校的李选侍(西李)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勾结,挟持皇长子,占据乾清宫,欲逼封皇太后,把持朝政!】
“岂有此理!!”朱元璋瞬间暴怒,一脚踹在御案上,“区区一个选侍!一个阉人!安敢如此!窥视神器,罪该万死!!”他的咆哮声震得殿梁都在嗡鸣。朱棣也面露杀机,对这种后宫干政、宦官弄权的行为深恶痛绝。
【大臣杨涟、刘一燝等强闯乾清宫,力斥
第364章 大明国祚循环规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