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精光:“红丸成分,妇人经血、秋石、辰砂……此乃方士炼丹之物,与嘉靖朝红铅丸同源。药性酷烈,一寒一热两种虎狼之药先后入体,莫说病重之人,便是壮汉也经受不起。此非治病,实是催命!”他抬头看向朱元璋,语气深沉:“陛下,此案绝非一人之过,恐是多方势力,借陛下病体,行党同伐异、搅乱朝纲之实。而这朱常洛陛下,怕是成了棋盘中第一颗被弃的子。”
他们的分析,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冰冷。这已不仅仅是皇帝无能短命,更涉及到了深不见底的宫廷阴谋。
天幕的信息同样在洪武十三年的南京城引发了轩然大波。虽然时空远隔,但皇帝死得如此不明不白,足以点燃所有人的八卦之魂和阴谋论调。
茶楼酒肆里,人们交头接耳。
“听见没?三十天!吃错药死的!”
“什么吃错药?我看就是被那个郑贵妃害死的!没听天上说吗,先是送美女,又是她的人给喂泻药!”
“我看那个进红丸的李可灼也有问题!还有那个首辅方从哲,他怎么不拦着?”
“拦?说不定就是他指使的!这可是从龙拥立新君的大功!”
“可怜哪,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听说还废了矿税,犒劳了边军,像是要做点好事的样子,结果……”
奉天殿外,一些低阶官员也忍不住窃窃私语。
一位翰林院编修低声道:“‘红丸’一案,迷雾重重。崔文升、李可灼背后定然有人指使,郑贵妃脱不了干系,但仅凭她一人,恐难成事。是否牵扯更深?”
另一位御史模样的人冷笑:“岂止?陛下登基便否了先帝遗命,不尊郑贵妃为后,又罢矿税,断了不少人的财路。这‘红丸’,怕是某些人清除障碍、另立新君的利器!”这话太过惊悚,吓得旁边人赶紧让他禁声。
阴谋论如同野火般蔓延,人们凭借天幕透露的支离信息,疯狂拼凑着各种惊悚的可能性。朱常洛的死,在洪武朝的人们看来,已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医疗事故,而是一桩标准的、黑暗的宫廷政治谋杀。而这,恰恰也是“明宫三大案”留给历史的最大谜团和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