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清朝官方记载称,努尔哈赤为天女吞朱果所生布库里雍顺之后裔。其六世祖为孟特穆(追尊)。一般认为,此即永乐年间归附明廷之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
“六世祖……猛哥帖木儿?!”
这名字像一道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朱棣的心尖!他再也按捺不住,“噌”地一声从御阶下霍然站起!
年轻的燕王,脸色由惊转怒,由怒转煞白,最后化为一片骇人的、几乎要滴出血来的赤红。他猛地扭头望向御座上的父皇,那双平日里锐利飞扬的眸子,此刻燃烧着疯狂的杀意与一种近乎崩溃的焦灼。
“爹!”朱棣的声音嘶哑破裂,带着一种走投无路的野兽般的低吼,“祸根!祸根就在儿臣的北平边上!就在永乐年间埋下了!儿臣……儿臣这就回北平!掘地三尺,也要把这猛哥帖木儿的子孙,把这建州女真……杀!一个不留!”
他几乎是咆哮着喊出最后几个字,手已死死按在了腰间的佩刀刀柄上,骨节捏得咯咯作响,仿佛下一刻就要冲出奉天殿,纵马直驱辽东雪原。
一股彻骨的寒意伴随着巨大的荒谬感,瞬间席卷了整座大殿。无数道目光复杂地投向这位年轻的藩王——大明亡国的引线,竟在他未来坐镇的北平之侧点燃?这沉重的宿命枷锁,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天幕依旧冰冷,无情地继续撕扯着那层由后世子孙精心编织的神圣外衣:
【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及其兄弟五人,号“六祖”。清朝称其曾统治苏克苏护河迤西至五岭迤东约二百里之地。然明档载:万历六年,觉昌安至抚顺马市贸易,于二十五名女真酋长中,位列第十六,随从仅四十五人。朝鲜亦载,女真人称努尔哈赤为“无名常胡之子”。可知其家世卑微,仅为一小部头人。】
“仙女吞朱果?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一个微弱、干涩,带着浓浓讥诮的声音,如同幽灵般从奉天殿巨大的殿门阴影里幽幽飘出,
“呵……古往今来,一个路数。子孙得了势,总恨不得把祖宗的脚底板都描成金镶玉的,非编排出个神乎其神、贵不可言的出身来,才衬得起自家的龙椅。可笑,实在可笑……”
这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气力不继,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死寂的金殿内轰然炸开!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猛然扯动,齐刷刷地从天幕上那揭露女真卑微出身的字迹,转向了声音的来源——奉天殿那巍峨的蟠龙金柱旁,巨大的殿门阴影之下。
只见一个身影,扶着冰凉厚重的朱漆殿门,正摇摇晃晃地试图站稳。他须发皆白,面容枯槁,宽大的朝服穿在身上显得空荡荡,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正是此前
第344章 努尔哈赤的祖先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