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精光爆射,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这个念头,如同一道划破沉沉黑夜的闪电,瞬间击中了他。殿内群臣也纷纷露出思索或震惊的神情。
就在朱元璋被徐达“以海贸养水师”的方略所震动,殿内气氛稍缓,众人心思都飘向那波涛汹涌的万里海疆之时,宋国公冯胜那低沉而带着疑惑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再次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陛下,”冯胜紧锁着眉头,目光依旧牢牢锁在天幕上那几行猩红字迹上,手指下意识地点着“调浙江南京兵”、“四川兵”、“两广兵”等字样,声音里充满了职业军人的敏锐与不解,“臣观邢玠调兵之策,甚为蹊跷!川兵悍勇,两广兵习水,江浙南京兵亦堪用,然则——”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锐光一闪,直视朱元璋:“为何独不见九边精锐?辽东铁骑何在?宣大劲旅何在?朝廷于朝鲜用兵如此吃紧,急需精兵强将之际,为何宁肯千里迢迢调集这些南方卫所之兵,甚至不惜临时招募,却对近在咫尺的北方精锐,讳莫如深,不敢轻动分毫?”
冯胜的问题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瞬间刺穿了刚刚因徐达建言而稍显活跃的空气。朱元璋敲击扶手的手指蓦然停住,眼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光亮迅速被更深的阴霾覆盖。太子朱标也倒吸一口冷气,脸色凝重起来。是啊,辽东、蓟镇……那些直面蒙古铁骑的百战雄师呢?为何不用?
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爬上洪武君臣的心头。
“北方……”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得可怕,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辽东……定是出了大问题!天幕所言寥寥,然此调兵之忌惮,已是明证!若非有迫在眉睫、更甚于朝鲜倭患之巨祸悬于头顶,焉能如此?!” 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殿中诸将,最后落在一直抱臂而立、脸色冷峻的凉国公蓝玉身上。
蓝玉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极其冷峭、带着浓重嘲讽意味的弧度。他并未立刻回答,反而像是想起了什么极有趣又极可怖的事情,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呵……”
这笑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冯老帅所虑极是。”蓝玉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冰珠砸落玉盘,带着一种洞悉阴谋的森然,“北方精锐不动?岂止是不敢动,只怕是……根本动不了!或者,一动,就要捅破天!”
他向前踏出一步,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刺穿天幕那层无形的阻隔,直抵二百年后那个风雨飘摇的辽东:“陛下可还记得,天幕之前那惊鸿一瞥?提及一人——李成梁!” 这个名字被他缓缓吐出,带着一种刻骨的寒意。
“养寇自重!”蓝玉的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如同惊雷炸响,
“此獠在辽东,玩的便是这套把戏!以我大明之血肉,豢养塞外之豺狼!今日驱狼,明日吞虎,看似功勋赫赫,实则祸根深种!他养的哪里是‘寇’?分明是……一头终将反噬、足以撼动我大明北疆根基的滔天巨孽!朝廷此刻在朝鲜焦头烂额,却对辽东精锐投鼠忌器,不敢轻调,除了那头被他亲手养肥、已然尾大不掉的‘巨孽’即将破笼而出,还能有何解释?!”
“养寇自重……滔天巨孽……”朱元璋低声重复着蓝玉那如同诅咒般的断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心头。
奉天殿内,刚刚因徐达建言而升起的一丝关于重建水师的希望之光,瞬间被来自北疆那深不可测、充满血腥与背叛的浓重阴云彻底笼罩。那未名的恐怖巨孽,如同悬挂在帝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森然的寒意,甚至压过了眼前水师凋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