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斐波那契数无穷性。
因此对两位专家有这种评价,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它确实是最近几年数学领域最大进展。”卡茨丢出这句话迈步朝电脑走去。
萨纳克则起身让开位置,让卡茨查看伊万尼克和陶哲轩两位专家的回复。
差不多才过去一分多钟,只见卡茨突然抬眼,脸上浮现出诧异之色开口询问。
“陶教授希望能知道论文的作者?”
“等这篇论文在最新一期期刊上刊登发表,他自然会知道作者是谁。”萨纳克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笑着应和句。
谁都知道陶哲轩在三十岁获得菲尔兹奖,属于数学界年轻的新星。
然而创造出多尺度解析筛法的作者,却是来自燕京大学的本科生,年龄上相比陶哲轩还要小上很多岁。
这让人颇为好奇,当陶哲轩知道对方身份,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变化。
卡茨很快也明白了萨纳克的意思,从座位上站起身后脸上同样堆出笑容。
“我想他肯定会感到非常惊讶。”
“别说是陶哲轩,相信任何一位数论学者,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萨纳克再次接上句回答。
卡茨则感叹道:“他们应该为数论天才的诞生高兴。”
两人的交流进行到这里,基本上没什么疑问,根据匿名审稿结果接受徐铭的这篇论文。
并且不需要任何修改。
尽管从编委会接收到稿件,再到论文审核通过,只花费了短短几天时间。
已然不单单是打破数学年刊记录那么简单。
“田教授培养出一位天才学生,这当真令人羡慕。”
主编萨纳克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给论文作者发送邮件的同时,嘴上却丝毫不停满是对好友田纲的羡慕。
接着他又以私人身份,单独给田纲发送邮件,对其学生徐铭不吝啬称赞的同时。
不忘提前进行下篇论文的邀约。
毕竟以本科生的身份,在数论领域取得进展,还创造出更优秀的筛法。
将来取得更大成果的概率,那可是非常大的。
自然要提前拉拢,好继续在数学年刊发表,防止被另外三大顶刊的主编挖墙脚。
这种事在数学界,也是时有发生的。
接下来的时间,卡茨并未在办公室久待,很快就打招呼暂时离开。
而萨纳克则前往负责期刊出版的具体人员那,让他们尽快安排徐铭的论文正式发表。
差不多在全部忙活完后,才算回到座位上适当放松。
同时由衷感叹道:
“这篇论文将在数论界掀起一场学术狂欢。”
他这话着实半点毛病没有,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出现代表对研究素数分布问题有了新的工具,且应用价值已经从斐波那契数上面得到验证。
因此论文发表之后,将会有很多数论学者,投身到对多尺度解析筛法的研究中去。
相当于为沉寂许久的数论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又怎么能不算是数论界的狂欢。
……
与此同时。
这天上午卫星导航技术联合实验室,徐铭早上过来便熟悉相关的项目资料。
因为总工程设计师孙稼栋院士,点名让徐铭加入北斗导航项目并未避人,使得实验室内其他项目成员,自然都不会小看徐铭真将其当做本科生。
甚至连带旁边的郭昊强,都得到了大家热情对待。
“关于北斗导航系统项目,咱们燕大的联合实验室主要负责电离层延迟修正,以及多路径误差抑制这两项当前导航所面临的难题。”
办公区某工位上,姚伟泽同徐铭和郭昊强,介绍项目上的情况和资料。
徐铭知道对方眼下属于是博士后,刚三十左右的年纪进入到这种国家重点项目,等做出成果晋升为副教授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
另外所讲到的两个难题,徐铭在看完资料和部分核心文件后已了解的差不多。
首先北斗二号虽发射有半年时间,但因频点少无法像GPS那样三频消除电离层误差,加上国内低纬度区域电离层扰动强度是大洋彼岸的两倍以上,必须通过建立模型对延迟定位误差进行修正。
确保北斗的定位精准性。
至于多路径误差,则发生在城市峡谷中,卫星信号经建筑物多次反射导致接收机定位偏移。
最大可达到五十米。
这显然是没法正常使用的。
必须借助算法,对路径误差抑制,恢复定位的精准。
其中关于这项难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奥运核心场馆的钢结构信号反射差不多。
虽然两者的复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当念头正停留在这里,只听姚伟泽话音不落,接着又继续往下讲。
“徐师弟。”
“你和郭师弟跟着许教授参与了,奥运场馆无线定位系统技术竞标项目,在路径补偿算法上有着经验。”
“黄教授同许教授商议后,把你们安排在第二小组。”
“主要负责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的研究。”
“这几天你们先适应就行,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或者和黄教授商议。”
将姚伟泽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和郭昊强两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当即开口礼貌性表示感谢。
“麻烦姚师兄了。”
第109章 这是一场数论界的狂欢【二合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