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章 准备回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语气里满是自家人的骄傲。

    王娟则是赶紧拉着陈识去水龙头下用清水重新冲洗包扎手掌上的勒伤,看着那虽然不深但依旧明显的伤口,心疼地直念叨。

    “以后可不许这么莽撞了,听见没?海里边的东西劲儿大,哪是你能硬来的?”

    陈识嘿嘿笑着应了,心里却想着空间里那条一百多斤的鱼王,琢磨着以后怎么找个合适的时机让它“重见天日”,给家里和亲戚们都改善改善伙食。

    晚饭果然比中午更加丰盛。

    主食是赵国栋抻的劲道十足的手擀面,卤子是用肥肉膘煸炒出油,加上白菜丝、泡发的干蘑菇和木耳熬煮的,虽然肉不多,但油水足,味道香。

    菜除了中午的剩菜回锅,重点就是那几条海鱼。

    最大的一条被陈桂芳红烧了,酱汁浓稠,鱼肉鲜嫩,虽然只是普通的杂鱼,但带着海鱼特有的鲜味,让吃惯了河鱼、池塘鱼的众人都赞不绝口。

    而捡来的海蛎子、蛤蜊一起煮了一锅奶白色的鲜汤,只撒了点盐和胡椒粉,味道就鲜美得让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陈小莺和赵小红两个小姑娘抢着喝汤,小脸红扑扑的。

    赵建军也埋头苦吃,连鱼刺都嗦得干干净净。

    就连老四,王娟也用勺子小心地剔了鱼腹上最嫩的肉,碾碎了混在面条糊里喂她,小家伙吃得咂咂作响,十分满足。

    饭桌上,气氛比中午更加融洽和放松。

    经过一天的相处,两家人的生疏感彻底消失,真正有了亲热劲儿。

    陈桂芳一边给王娟夹菜,一边絮叨着津城的生活琐事,厂里的八卦,邻居间的趣闻。

    王娟也说着四九城的变化,院里邻居的家长里短。

    赵国栋和偶尔插话的赵国梁,则聊着厂里的生产,技术的革新,偶尔也感慨一下时局的不易。

    陈识静静地听着,感受着这平淡而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六十年代普通家庭的年节景象大致如此,物资不算丰富,但亲情浓厚,一顿难得的丰盛饭菜,一次

第三百一十章 准备回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