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 S-300的升级改进,交给红旗九团队来评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可以说,这些设计从一开始,就算是落伍了,虽然海军的军舰上,还给红旗九预留了位置,但是……大家伙貌似都没什么信心。

    “所以,我们的指标需要进一步提升,射程应该达到一百公里,除了能拦截高空飞机之外,还能拦截超低空掠海目标。”陈主任看向在场所有人:“同志们,我们才是专业搞导弹的,我们得展示出来我们的实力!”

    陈主任,1937年出生在魔都,淞沪会战打响之后,刚刚半周岁的他,就被家人带到扬州避难,从小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有了建设一个强大祖国的梦想,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之后,分配到了五院二分院,1965年,进入航天二院二部研究室当组长,之后则是副主任,主任,现在已经是二院二部的主任。

    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航天人,陈主任深深地感受到了防空系统的落后,所以,毅然向上级请缨,要研制先进的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

    技术跨度很大,缺乏设计经验和技术工程的能力,但是,这些都难不倒东方的航天人!

    只是,两年下来,他们的地位突然就尴尬起来。

    “陈主任,西工大那边,就连不死鸟导弹都仿制出来了,如果把这种导弹转化为地对空导弹,加个助推器的话,可以轻松实现一百公里的射程,西工大没这么做,把远程防空导弹的研发交给我们,怕是对我们有更高的期待啊。”另一名工程师高丽开口说道。

    一百公里的射程都不能满足己方的胃口了吗?更高的期待?难道要让防空导弹系统实现两百公里的射程?还是说,要能拦截难度更大的目标,比如说……弹道导弹?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是啊。看来,我们还得提升指标啊。”陈主任的语气也沉重起来了:“同志们,我们……”

    话还没有说完,外面,有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陈主任,陈主任,上级主管部门接到了西工大的消息,请我们红旗九的研发人员,一起去研究苏联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的资料……”

    什么?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苏联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怎么可能会交给西工大!不过……西工大,一直都是创造奇迹的,不管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只要是出自西工大的,都不意外。

    西工大,无所不能啊!

    陈主任站了起来:“还等着干什么,赶紧回去收拾东西,今天晚上就有去长安的火车!”

    第二天,上午,西工大校办工厂。

    “各位,这里就是我们的导弹生产工厂。”秦亮带着众人,来到生产车间,满脸笑容。

    这也是秦亮最近这半年来,第一次来到导弹生产工厂,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这些导弹领域里的大佬,都被西工大收罗进来了!

    老毛子们也都睁大眼睛,看着现代化的生产工厂。

    这里是导弹总装工厂,厂房很宽大,一排排等待安装的导弹零件,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头顶有天车,将导弹零件从架子上吊起,放到安装工位上,弹体,弹头,战斗部……最后组装成为完整的导弹。

    机械臂在来回舞动,这总装线上,居然大部分都是自动安装的,这技术水准,怕是西方都没有!这东方技术,还真是先进啊!

    还可以看到很多工位上,安装了计算机,本来应该用来搞科学计算的机器,在这里,居然只是当做安装的一个测试工具,真是暴殄天物啊!

    等等!

    自己看到了什么?

    本京睁大眼睛,看着工作台上安装中的导弹,这是近程导弹,那半圆形的玻璃球里,可以看到红外导引头,里面泛着悠悠的绿光,可以看到,好像是……多个导引头组合到一起的?

    仔细一看,横竖都是四个,这是十六个导引头的组合!

    这怎么可能!

    哪怕一个导引头,都是非常昂贵的了,苏联到现在为止,也才刚刚搞出来了锑化铟导引头,近距导弹刚刚具备了真正的迎头攻击的能力,这东方导弹就上了十六个,你们这是要逆天?

    “请问,这是?”

    “没什么,这就是个……普通的近距空空导弹,怪蛇-3的仿制品,走,各位,我们去看看其他的产品……”此时,秦亮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异色,很快又恢复正常,还是被老毛子给注意到了。

    这是咱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啊。

    这东方的武器,太厉害了吧?本来以为,出口产品就是最强的了,没想到,他们自用的更强!

    十六个导引头,就意味着具备最基本的成像能力了啊!这东西,不仅仅能用在近程空空导弹上,还能用在……反导上!

    没错,就是反导!

    美国佬搞了星球大战计划,老毛子就要有应对,当然也要搞类似的计划,不过……老毛子的技术太差,所以,想要在太空中用精确撞击来摧毁导弹的方式,根本就用不了!

    东方这技术,咱们老毛子也想要啊!

    此时,已经有人走了过来,在导引头外面,增加了一个

第356章 S-300的升级改进,交给红旗九团队来评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