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听说刘清明是国家发改委的实权副处长,这些人立刻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多的是。
现在结个善缘,绝对是明智之举。
要是在京城,他们想把这位年轻的处长单独约出来,恐怕连门都摸不着。
刘清明也是来者不拒。
东北片区,正好是他的分管范围。
奉都集团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能挣扎着活到现在,背后是整个宁远省在全力扶持。
他早就计划着要去东北调研,奉都是必去的一站。
就这样,刘清明在一片笑语晏晏中,与奉都集团的人、宁远省工业厅的人、华夏领事馆的官员、德方西斯公司的管理层、阿舍斯莱本的地方政府官员,甚至是德国相关行业的代表们,一一碰杯,相谈甚欢。
整个酒会,洋溢着成功和胜利的热烈气氛。
***
而在万里之外的清江省云州市。
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根据刘清明的建议,由清江省国资委牵头,一份红头文件正式下发。
云州电子一厂、二厂等多家经营状况一般的国有企业被整合重组。
一个全新的省级国有企业——云州高科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云州大学等本地高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紧接着,云州高科集团旗下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云州电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这家公司,就是刘清明整个计划中,用来承接欧洲先进技术的核心载体。
在他的设计蓝图中,这家公司最终会是一家合资公司。
它将把德国的蔡司、甚至是岛内的积架等所有相关的产业链企业,全都拉进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公司的生产模式,将完全对标荷兰的阿斯麦。
全球采购,集成创新。
研发中心可以放在欧洲,但最大的生产基地,必须放在清江!
全球化。
这才是刘清明用来打破西方技术封锁,降低他们警惕性的最终王牌。
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觉得,这家华夏公司的命脉就攥在他们手里。
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切断零部件供应,掐住华夏半导体产业的脖子。
只有让他们抱有这样的幻想,他们才有可能松开封锁的锁链。
刘清明坚信,从“911”事件之后到2008年奥运会之前,是华夏发展最宝贵的一段战略机遇期。
整个西方的注意力,都被反恐战争牢牢吸引。
等到他们回过神来,会猛然发现,华夏已经深度融入了全球化进程,成为全球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甚至无法摆脱的一环。
到那个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省政府,吴新蕊的办公室里。
办公桌对面坐着云州市委书记黄文儒,他依然向以前那样,对这位强势的女领导。
保持一贯的尊重。
“老黄,这次去德国,担子很重啊。”吴新蕊看着自己的老搭档。
“省长,您放心!”黄文儒的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我一定不辱使命!”
这件事,从刘清明最初提出来,到今天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黄文儒的内心其实一直有些打鼓。
如果不是刘清明过去那堪称辉煌的履历摆在那里,他哪里敢陪着一个年轻人下这么大的赌注?
事实证明,刘清明的眼光和魄力,确实值得信任。
吴新蕊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
“老黄,多余的话我就不提醒你了。”
“只有一件事,你记牢。”
“到了德国,跟政府层面打交道的事情,你多费心。至于商业谈判、技术细节这些,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黄文儒立刻坐直了身体。
“您放心,我一定当好代表团的后盾,为他们
第550章 全家偷听我心声,假千金要炸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