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还只是在外围敲边鼓。”
“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可以一击制胜的核心阵地。”
丁奇此时也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清明,我还是不太明白。”
“你的任务,是为清江省引进技术和产业。就算我们成功搅黄了积架和阿斯麦的合作,你准备怎么把他们引到清江去?”
“我们国内,并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替代阿斯麦的角色。你干掉了阿斯麦,王坚和积架公司又能选择谁呢?”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刘清明放下马克笔,转身在沙发上坐下。
“这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看着丁奇和许凝。
“所以,我的计划,得分好几步走。”
“第一步,也是最理想的一步,就是入股阿斯麦。”
丁奇和许凝都愣住了。
“入股阿斯麦?”
“对。”刘清明点头,“由省里的投资平台出面,收购一部分阿斯麦的股份,然后以此为条件,要求他们在清江省建立生产工厂或者研发中心。”
丁奇立刻摇头。
“可能性不大。他们背后的美国资本不会同意的。”
“我知道可能性不大。”刘清明说,“但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一个展示我们实力和诚意的策略。我要让王坚,让积架公司看到,我们不是在空手套白狼,我们是带着真金白银和巨大市场来的。”
丁奇追问:“那如果不成呢?”
“那就启动第二套方案,自己来。”
刘清明说出了一个名字。
“国信组那边,有意让沪微公司和积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光刻机。”
“沪微?”丁奇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对,国内的一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去年刚在沪市成立的。”
丁奇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一家去年刚成立的公司?他们有什么实力?积架公司能看得上?”
“当然看不上。”刘清明毫不避讳,“所以这事才头疼。我个人也更倾向于第三种方案。”
“什么方案?”
“由我们清江省牵头,联合几家有实力的国企,组建一个全新的合资公司,来承接积架公司的技术。”
丁奇立刻明白了。
“合资?”
“对,多方合资。”刘清明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而且,我准备把蔡司也拉进来。”
“什么?”这次连许凝都惊了,“把蔡司拉进来?”
“没错。”刘清明解释道,“不管未来是谁来开发浸润式光刻机,是阿斯麦也好,是我们自己也好,蔡司的光学镜头都是不可或缺的最核心部件。他们是所有人都必须争取的对象。”
丁奇很快反应过来。
“我明白了。蔡司很早就进入国内市场了,他们的华夏总部,好像是在临海省。”
“对。”刘清明点头,“我最新的目标,就是让蔡司把他们在中国的第一家,也是最重要的一家工厂,落户到云州。”
“他们目前正在临海、沪市还有其他几个沿海发达省市进行考察,还没有最后做出决定。我们完全有机会。”
“只要我们能把蔡司争取过来,让他们成为我们新公司的股东之一。你想想,一个有全球最顶级光学镜头制造商加盟的合作方案,对于积架公司来说,分量会有多重?”
丁奇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被刘清明这个大胆的构想给震撼了。
但他还有一个疑问。
“蔡司同时也是阿斯麦最主要的供应商,他们不可能为了我们,去拆自己的台。”
“不需要他们拆伙。”刘清明笑了,“生意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全都要。”
“我们只是给蔡司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个分享未来巨大增量市场的机会。”
“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华夏都将是蔡司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这个诱惑,没有人能拒绝。”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刘清明清晰而有力的声音。
丁奇和许凝被这个宏大的计划彻底点燃了。
思路,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是的,积架公司不可能信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华夏企业。
让他们直接跟沪微或者某个新成立的公司合作,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如果,这个合作方案里,站着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巨头呢?
比如,蔡司。
刘清明看着两个伙伴兴奋的表情,自己脑中的思绪也在飞速运转。
一个更加疯狂,更加大胆的念头,突然从他的脑海深处冒了出来。
既然经济危机让蔡司都开始为订单发愁。
那阿斯麦呢?
他们去年的业绩和利润率都在大幅度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孤注一掷地寻求与积架公司的技术合作,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一飞冲天。
赌输了,公司市值必然大幅缩水。
他们背后的那些美国资本,真的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第545章 疯批大小姐、我狠起来连自己都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