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官僚所谓的“自然选择”(万字合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挂断了第一次通讯,马克让林予安等待他的消息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次经过观察口,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眼外面那个越来越虚弱的小家伙。

    这一个小时,是他参加挑战以来最漫长、最煎熬的一个小时。

    终于,卫星电话再次响起,刺耳的铃声划破了庇护所内的死寂,是马克主动打了过来。

    “马克。”林予安的声音有些沙哑。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混杂着电流声的沉重叹息,马克的语气比之前更加疲惫。

    “安,我有个坏消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消息。”

    “我联系了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的一位主管,甚至动用了我的一些媒体高层关系。”

    “找到了萨斯喀彻温大学的一位北极熊研究专家,试图从学术角度给他们施压。”

    ”但结论……很操蛋。”

    马克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无力,“林,这件事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

    “他们的官方回复,几乎是从标准作业手册里抄下来的。该幼崽的独立生存几率,根据统计数据,低于5%”

    “其所处位置过于偏远,任何直升机救援行动都面临极高的天气风险和成本。”

    “根据加拿大《物种风险法案》的精神,我们应避免对野生动物的自然选择过程进行非必要的干预。”

    “自然选择?”林予安怒火中烧。

    “它不是在和同类竞争中被淘汰,也不是因为先天不足,它只是被母亲遗弃了!这算什么自然选择?”

    “我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马克的音量也大了起来,充满了挫败感。

    “而且你猜怎么着?我退了一步,我说‘好,既然你们的人力有风险、有困难,那授权给我们呢?’”

    “我们有紧急备用直升机,我们可以自己承担所有费用和风险,只需要他们开一张临时的许可,一张该死的纸!”

    “结果呢?他们直接拒绝了。”马克的语气里充满了嘲讽。

    “他们说,授权给非官方的、尤其是外国的商业媒体机构来处理受保护物种,这在程序上是不可能的,会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

    “我问他们,如果这只熊出现在丘吉尔镇的街道上,你们救不救?他们当然会救!”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狗屁原则问题,真正的原因是政治和公关!”

    “他们害怕失败的负面影响,一旦他们决定救援,直升机飞过去,加拿大的媒体都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

    “如果幼崽在他们手里死了,新闻标题会是什么?”

    “‘加拿大官方救援不力,全球直播下北极熊幼崽惨死’,这对他们的国家形象和旅游业,都将是巨大的公关灾难。”

    “所以,让它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自然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零风险、零成本、甚至在报告里都无需提及的选择。”

    马克继续道:“还有更恶心的,他们对我们节目组充满了戒心,那个官员几乎是在暗示我,这是不是我们为了收视率策划的剧本。”

    “在他眼里,我们是一个唯利是图、不可控的美国媒体。担心这是我们挖好的坑,等着他们跳进去,最后陷入被动的舆论漩涡。”

    “所以,他们选择用最保守、最官僚的方式来处理——就是什么都不做。”

    林予安听完,彻底沉默了,原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抉择,没想到这背后却是一张由政治、媒体、国际关系和官僚主义织成的冰冷大网。

    而那只小熊,就是这张网中最无辜,最脆弱的牺牲品。

    “所以,”林予安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就因为他们那套肮脏的政治算计和懦夫般的胆小怕事,它就必须得死?”

    电话那头传来马克长长的、沉重的叹息,这一次,是纯粹的属于一个普通人的叹息。

    他沉默了足足十几秒,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当他再次开口时,语气完全变了。

    马克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总制作人,而更像一个在酒吧里和朋友说真心话的普通人。

    “林,我们换个话题。聊聊设备吧。”马克的语气突然变得很平静。

    “你也知道,在北极圈的边缘,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锂电池的化学活性会大幅降低。”

    “摄像机的电池馈电、续航时间锐减,甚至直接宕机,都是我们技术团队每天都在处理的常规问题,不是吗?”

    “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的设备因为极端低温,导致丢失了一些素材……从节目组的角度来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技术问题。”

    马克的声音压得更低,林予安瞬间明白了马克的言外之意。

    马克继续用那种平静但充满暗示的语气说道:“还有,我会在我这边,尽我所能地去想别的办法。”

    “比如,联系一些非政府组织,像‘国际北极熊组织’之类的,但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需要时间。但我会尽快。”

    “林。”马克的语气恢复了一丝制作人的威严,但这威严之下,却隐藏着无法言说的关切。

    “我必须对整个节目组还有赞助商负责。不能冒着违反加拿大野法律的风险,给你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你明白吗?是任何。”

    “节目组的直升机,不可能给你送来一节备用电池或者一块鹿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非你按下紧急退赛按钮,或者你赢得了挑战,否则那架飞机只会出现在天上,作为航拍镜头的一部分。”

    “作为节目制作人,我必须为整个团队、为其他参赛选手、为公司的法律和财务负责。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立场。”

    电话挂断了。

    林予安静静地站着,马克的每一句话都在他脑中回响。

    他笑了笑,官方的冷漠,马克的默许,像两块沉重的砝码,彻底压垮了他心中那条关于“规则”的防线。

    不再有任何犹豫,他转过身,走向了庇护所内的几个固定摄像头。

    他伸出手,在镜头前停留了片刻,然后仿佛是确认了它们已经是“馈电的状态”了。

    这个决定,将让他独自面对所有的风险,但也让他,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底线。

    林予安缓缓推开了庇护所里,那扇由他亲手打造的木门。

    “吱嘎——”

    一股夹杂着冰晶的极地寒风猛地灌了进来,瞬间驱散了壁炉带来的暖意,也吹散了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

    他向前走了几步,靴子踩在门外的积雪上,发出“咯吱”的轻响,站定在了那个小生命的世界里。

    没有了观察口的阻隔,他与它之间只剩下几米冰冷的空气。

    那只小熊立刻警觉地看了过来,身体本能地一缩,林予安终于彻底看清了它的眼神。

    那是一双黑曜石般纯净的眼睛,本该倒映着世界上所有的新奇与活泼。

    但此刻,里面却空无一物,只有一种被生命本身所累垮的、几乎要熄灭的疲惫。

    它看着林予安,那复杂的眼神里,混杂着对巨大生物的本能畏惧。

    但畏惧之下,眼神里还藏着一丝微弱到令人心碎的、对可能带来温暖和食物的……希望。

    林予安太懂这种眼神了。

    那是在黑暗与冰冷的绝望边缘,耗尽所有力气,只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眼神。

    眼前的这只小熊,就像是镜子里当年那个无助的自己,同样被抛弃在冰冷的世界里挣扎,同样在等待一个不知是否会降临的奇迹。

    “去他妈的公约,去他妈的官僚主义!”

    “去他妈的‘自然选择’和‘危险先例’!”

    既然官方放弃了它,规则束缚了它,那他就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它争取一个机会。

    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一切完整地记录下来。

    心念微动,他从只有自己知道的空间中,取出了那台黑色的GoPro运动相机。

    他熟练地将相机固定在胸前的挂带上,卡扣发出“咔哒”一声清脆的声响,仿佛一个仪式的开端。

    他仔细调整好角度,确保能以最直接的第一视角,记录下他接下来的所有操作。在检查了电池满格的标志后,按下了录制按钮。

    一声微不可闻的“滴”声后,他胸口处,镜头旁那个小小的红点,开始在灰白色的天光下规律地闪烁。

    从这一刻起,这个镜头将不再是节目组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而是以他的第一视角,成为这场救援最直接、最无可辩驳的见证者。

    这台相机,将是他唯一的黑匣子,他需要向未来的某些人——无论是马克、法律机构,还是全世界的观众——证明。”

    “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一个被同情心冲昏头脑的莽夫的无知伤害,而是基于科学和善意的、有计划的救援。”

    做完这一切,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只小熊,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雪井冰箱旁,在马克承诺的“转机”到来之前,他必须让这个小家伙活下去。

    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抓住那块沉重的压顶石板,猛地将其费力地挪开。

    就在他揭开下方木板盖子的瞬间,一股浓郁冰冷的鱼腥味,从塑料桶里直接散发了出来,迅速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

    原本趴在雪坑里一动不动,如同一块普通白色岩石的小北极熊,那小小的黑色的鼻子突然猛烈地抽动了几下。

    它的耳朵也微微转动,捕捉着这股气味,那源于食物的气味,激活了它那即将熄灭的求生的本能!

    它挣扎着,用两条虚弱的前腿撑起上半身,脑袋无力地抬起,茫然地四处嗅探。

    当它最终锁定气味的来源,林予安和他身边的那个雪井时,它的身体爆发出了一股令人心疼的微弱力量。

    它踉踉跄跄地朝着林予安的方向走了几步,那步伐与其说是行走,不如说是一连串控制不住的跌撞。

    它的后腿显得格外无力,每走一步,身体都会向一侧歪倒,需要用前爪在雪地里使劲扒拉一下才能稳住身形。

    喉咙里发出一阵阵急切而微弱的“哼哼”声,那声音嘶哑而细小,充满了对食物的极度渴望,又夹杂着因虚弱而无法大声的可怜。

    林予安的心被这副景象狠狠地揪了一下。

    他从桶里拿出了三条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红点鲑,没有直接扔过去,而是缓缓地后退了几步,将鱼放在了庇护所的门口。

    这是他最后的试探,也是对小北极熊状况的最终诊断。

    小熊闻着那更近更浓郁的味道,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光亮。它犹豫了一下,本能的畏惧让它不敢轻易靠

第213章 官僚所谓的“自然选择”(万字合章)-->>(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