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舟船之载重,造出如草民图纸上那般,吃水极浅,载量却远超寻常船只的‘平底方舟’!”
    “风助火旺,是因风能助燃,此为‘气动之理’。若通此理,则可改良风箱,提升炉温,将百炼钢,变为千炼钢,让我大秦将士的兵刃,更利,甲胄,更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始皇帝。
    “陛下,这,便是‘格物’。”
    “格一物,而知一理。知一理,而通万法!”
    “草民所献之‘戍卒甲’,不过是穷究了皮革、金属、人体发力之‘理’,而做出的粗浅之物罢了。”
    一番话,石破天惊!
    赵高的脸色,终于变了。
    他惊骇地发现,墨尘所说的,并非虚无缥缈的仙神之说,而是一种……一种有着严密逻辑,可以被验证,可以被复制,可以被无限推广的,可怕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旦被帝王掌握,其能爆发出的力量,将是何等的恐怖!
    而龙椅之上的始皇帝,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中,第一次,真正地,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不是那些只知空谈的腐儒,他是一个用铁蹄和律法,丈量了整个天下的实干家!他修长城,筑驰道,统一文字、度量衡,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墨尘口中这些“微末之技”,背后所蕴含的,足以改变帝国根基的,可怕力量!
    “长生……”许久,始皇帝才沙哑着嗓子,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你这‘格物之法’,可能助朕,求得长生?”
    这,才是最终的考验。
    墨尘深吸一口气,再次叩首。
    “回陛下,草民不知。因为,草民尚未穷究‘人体’之理,‘生死’之理。”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草民深信,大道万千,其理归一!陛下所求之长生,亦必有其‘理’在!”
    “方士炼丹,采金石草木,却不知其性,不明其理,随意混杂,与赌徒无异。故而,百无一成,甚至反受其
第四十一章:帝前论道,格物之学惊天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