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说,这次是她主动请缨,估计是有把握的。”
“我倒是觉得给西北理工更合适。”
朱院士看着他们四个,心里暗暗骂着四个家伙老奸巨猾。
两个选京城理工,两个选西北理工,这跟没选有啥区别?
最后还不是相当于让他来做决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院士道:“那给京城理工吧。”
“理由呢?”老院士问道,“难道你也看好余娜博士?”
“这倒不是。”朱院士摇头道,“选京城理工,是因为沈薇在那儿,这相当于多加了一道保险。”
其他四人都眼神古怪地看着他。
沈薇只是双学位的硕士啊,而且又不擅长光学领域,结果到他这里,就成了保险,相当于是成功的保障。
“老朱,”老院士半开玩笑地道,“我们知道你对沈薇的评价很高,但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高,这可以说是已经高到离谱了。不会因为她是你徒孙的关系吧?”
“我是那样的人吗?”老朱没好气地道,“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她以前的成果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提了。而就在昨天,她又把超级电容器弄出来了。各项测试数据我都看过,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立项到成功,她只花了五个多月!我就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如果让你们去做这个项目,能保证比她还快?”
四位院士都不吭声了。
扪心自问,还真没谁有这个把握。
于是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第三家就选京城理工大。
……
当余娜得到申请成功的消息,高兴地到处感谢大家的支持时,沈薇已经在驻地的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这次抽调来的研究人员,不愧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效率比杜小龙和黄芩高出了太多,这才过去几天,每一个项目都有了快速进展。
进展速度越快,遇到问题的就会越多。
小难题大家就群策群力解决,但那些解决不了的,就只能交给沈薇来处理。
这让沈薇大脑,就像一个装了永动机的陀螺,持续不断地高速运转,最后竟然非常罕见地感到了疲惫。
毕竟她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三个星期了。
这期间她白天在实验室解决难题,一直忙到深夜,回去后还要在空间学习,然后固定睡四个小时。因为随着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她发现她的知识储备也越来越不够用了,所以必须要及时补充。
现在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像这样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三个星期就已经是她的极限。
所以今天她决定暂时把研究放下,早点下班回去,好好陪奶奶吃个饭,然后美美地睡上一个囫囵觉。
结果刚把东西收拾好,梁远河敲响了她办公室的门。
“沈薇,”梁远河道,“不,应该叫你沈教授才对。”
沈薇见他竟然这么客气了,心里稍微有点奇怪,便问道:“有事吗?”
“就是经过这些天,我想通了。”梁远河道,“之前确实是我的不对,我不该那样顶撞你,更不应该怀疑你的用心,所以我想跟你说声对不起。”
沈薇眨了眨眼,她没看错,这家伙果
第350章 一反常态梁远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