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2章 不理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这一回,面对南祝仁这么高攻击的陈述,学生们好像还沉浸在刚刚案例结尾的惨案中。

    氛围沉重,没有人笑。

    不过现在也不是什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以调动注意力的阶段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全部吸引过来了。

    顺着上一句的话,南祝仁继续往下梳理:“我这里面说的‘人’,指的是你们。”

    他指着在座的学生道:“你们是‘人’,而他们不是‘人’。”

    学生们中的一部分有点懵逼。

    这老师是在夸我们吗?但为什么没有一点被夸到的感觉?

    脑子灵活一点的学生,则是隐隐约约从南祝仁这弯弯折折的形容中拐出来了。

    果不其然,南祝仁接下去道:“广义上的‘人’,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集体。我们在正常的社会中出生,在正常的社会中成长,在正常的社会中生活。”

    “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认知结构,都是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构成的。因此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会以这种‘人’的标准去揣摩别人。”

    说着,南祝仁点了点PPT中的几个关键点,诸如诈骗犯反复安慰受害人“只求财”的部分。

    “在我们日常的设想中,肯定会觉得‘诈骗犯只是想要骗钱,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不然会增加被警察抓的可能性’。”

    南祝仁摇了摇头:“而这种想法,恰恰也是犯罪分子希望受害人能够进行下去的想法,因为秉持着这种想法的受害人会异常地顺从,甚至会主动地去堆进诈骗流程。”

    “但——”

    南祝仁点击PPT,上面出现几个大字:

    【错误共识效应】

    ……

    【错误共识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会会本能地高估他人,认为他人会与自己有观点、信念或行为的一致性的倾向。

    这种效应的成因有很多。

    比如【自我中心偏差】——指个体以自身经验为锚点推测他人;

    或者【认知捷径】——指个体默认他人与自己的社会背景、价值观相似。

    但犯罪分子,永远是让身怀这种【错误共识效应】的个体蒙受损失的群体。

    

第502章 不理解-->>(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