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7章 他在说什么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W:“好了……”

    W:“等会,转账……成功?!”

    诈骗犯B:“稍等,我看看啊……”

    W:“喂,什么意思?”

    W:“喂,你们人呢?说话!”

    W:“喂!”】

    台下的学生安静了下来。

    随后,开始窃窃私语。

    南祝仁指了指这页PPT:“好,同学们,我们现在从头再来复盘一下这个案例。”

    “从头到尾,这里面其实并没有出现大家任何认知中的什么‘意义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安全账户转账’、‘网贷APP’之类的。”

    “没有恐吓,也没有勾起什么贪念。面对的也是一个高知识分子。”

    “甚至连最后的转账环节,用的都是正规的支付饱转账程序,只是……受害人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在转账。”

    南祝仁拿起一根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关键词。

    “首先,是【身份替换】。诈骗犯伪装成低位的客服,而不是大家认知中的警察、医生、国安等等具有威慑力的身份,随后又用身份的替换让自己回到了强势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受害人的压迫,以实现行为操控。”

    南祝仁强调:“‘客服’的身份选择其实非常巧妙,因为我猜大家都有网购客服打电话上门要好评之类的情况。相比较于医院、警察等等,以客服这种大家平日里面通过电话接触过的身份出现,也更能够安抚受害人的警惕心。”

    学生们中间开始有人点头。

    “其次,是【情绪拉扯】。开头让受害人陷入被冒犯的愤怒,随后是长时间验证身份的焦虑。哪怕到了最后一步转账的时候,犯罪分子还在用‘业务不纯熟’的行为来拉扯受害人的情绪。而在高位情绪下,人是很难正常思考的。”

    “然后,是【目的隐藏】。犯罪分子从头到尾没有提‘给我钱’,甚至几次说‘不要给我转账’。大家以往接受的反诈宣传中,都反复强调‘不要给陌生人转账’,犯罪分子反过来利用了这种警惕性,给受害人进行了一种‘不要转账的就不太可能是骗子’的心理暗示。”

    南祝仁点了点最后一页PPT:“哪怕在最后的转账环节,诈骗分子也

第487章 他在说什么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