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访者还保持着身体板正的坐姿。
但是不知不觉地往前倾了一些。
她交叉着置于腹部的手终于抬了起来,轻轻地小幅度摇晃,像是辩解什么,又像是在申明什么:
“也不能这么说的,南老师。”
“我妈妈是很辛苦的,她当初一个人真的是在‘拉扯’我长大,工作什么的也很难。现在她也只有一个人,只有我能陪她……”
南祝仁静静等来访者把这一段话说完。
结束之后,看着来访者的眼睛,静静地吐出了三个字:“——‘我觉得’。”
“……什么?”
来访对这突如其来的三个字似乎无法理解。
南祝仁道:“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接下来的话可以用‘我觉得’这三个字来开头。”
来访者眨了眨眼睛。
……
之前就说过,南祝仁感觉林溪这个来访者身上也有和南志昊身上类似的【回避型】特征。
但是他们的表现形式明显不一样。
林溪也很克制自己的情感,也隐瞒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暂时仅仅在南祝仁的面前展现一些表层的东西。
因此南祝仁也需要引用大量的【对峙】。
但林溪的【回避型】,显然主要表现在针对母亲的相关事件和叙述中。
而且对于林溪来说,她的【回避型】特质也不是主要的问题。
她的人格特质显然和南志昊也大相径庭。
因此哪怕南祝仁眼下决定运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原理进行去干预,也可以稍微【人本主义】一些。
尤其在听了林溪这个来访者刚刚对于自己生活的叙述,以及对方所展现出来的一些社交关系方面的相关人格特质之后。
南祝仁先试着【支持】了一下:“心理咨询中,对于来访者——也就是你——身边发生的事情,是很关注的。因为一个人的特质的形成,必然是离不开生活的。”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小事。”
南祝仁接下来话锋一转:“但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来访者的感受、你的感受
第436章 无法亲近,却也无法埋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