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南江一整年的十分之一?
太吓人了。
想到这儿,沈新连忙追出去,道:“戴书记,我正好也没事儿,我帮着你一起通知人。”
自己好歹是个警察。
就像之前在派出所,社区去清查违法出租屋,都少不了要叫所里的人帮忙。
这你让人家转移,别不信,肯定会有那种死活不愿意走的人。
有个警察在,应该会好一点儿。
戴亚军就是这么想的,连忙道:“叫什么书记啊,搞得好像多大官儿一样,叫我老戴就行了,这样,你等着,我给你找件雨衣。”
说着,冒雨跑了出去。
沈新也连忙招呼大爷大妈收拾东西。
就拿重要的,其他的先别管。
这是预防万一。
大妈还问他能不能把俩鸭子抱走。
见她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沈新又能说什么。
不多时,戴亚军返回。
沈新穿了雨衣,立刻跟着戴亚军去一家家通知。
果然,就有死活不走的。
理由是家里有病人,不能下床。
戴亚军说自己找车拉走。
还不行,说老人晕车,而且不能颠簸,真出事儿了算谁的。
戴亚军一指沈新,说警察都在这儿呢。
这男的也不怕,嚷嚷着警察总不能胡乱抓人吧,自己又没犯法。
最后,好说歹说,硬是逼着戴亚军签了张保证书,保证他爸出了事儿村里负责才算是同意走。
出门之后,沈新低声说道:“你不该签的。”
戴亚军一脸无奈,又道:“没事儿,我签的村主任的名字。”
沈新一愣,冲他竖大拇指。
除了这样的,还有别的情况。
比如上山采野味的。
戴亚军急的直跺脚。
沈新都忍不住问,这一年四季都可以上山采东西吗。
戴亚军点头,道:“没办法,靠山吃山,农村也没太多赚钱的工作,上山溜达着就把钱挣了,那不跟白捡的一样。”
说着,头疼怎么办。
上山找显然不现实,只能先顾着村里的人。
这还没完。
村子最西面,有一户养鸡的。
应该就是要在山上建养鸡场的那一户。
死活不愿意走,要跟他这大几百只鸡共存亡。
去的时候,夫妻俩正在院子里刨引水沟呢,几岁的孩子都顾不上,站在家门口嗷嗷的哭。
好话说尽,说就算你留下来,真要出了什么事儿,你也救不了这些鸡,保护人才是最关键。
可没用。
他老婆直接说了,这些鸡就是他们的命根子,鸡没了,他们宁愿不活了。
这是气话,可有的时候脑子就是僵住了,听不进去话。
气得人没办法,只能先去转移村民。
有车的少,大部分还是用三轮车和摩托车,就往来时的山上转移。
那边地势高,先把人拉过去。
村主任在镇上,说协调车过来拉人。
马保沟村还不小,上百户,两百多口子人。
冒着大雨,然后各种不听安排,拖着行李箱,抱着鸡鸭鹅的。
沈新制止,争吵,喊的嗓子都快哑了。
外面下暴雨,雨衣下面也猛出汗,一扭头,差点儿撞上一个驴头。
黑夜中,脑袋上顶个图标,很显眼。
“你来干嘛。”
一万叫唤,好像在说大爷大妈都走了,就剩下我,你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沈新没太看懂,来了也好,索性翻身骑上。
这到处跑,腿都疼。
骑着驴,居高临下,还方便指挥。
撞上戴亚军,看见沈新骑着驴,诧异道:“你这阿凡提啊。”
沈新乐了,说没错,就是阿凡提。
不过骑着一万,还真方便不少,可以到处跑,看有没有偷偷藏起来,或者跑回来的。
慌乱的情况下,根本顾不周全。
而肯定有这样的人。
七点多,下了两个多小时暴雨,总算是转小。
但也仅仅是小了一些,依旧是暴雨级别。
村民已经转移到了山上。
那对养鸡的夫妇在劝说之后,也放弃幻想,带着孩子上山了。
戴亚军骑着三轮车,沈新骑着一万,在村里到处逛,到处喊,
第322章 一万,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