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7章 发展规划!琉球子民的期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代受穷,无非就是因为落后——技术上,连像样的农具都造不出来,耕地还在用木犁,灌溉全靠天吃饭;文化上,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记事全靠结绳,政令传达到村落就得走半个月。

    这般落后,让琉球就像困在大海里的孤岛,既学不会大明的耕种法子,又没本事跟外人做买卖,年年就靠着那点杂粮和海产勉强过活,遇上台风海啸,更是成片成片地饿肚子。

    他们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让子民能顿顿吃上饱饭,不用再靠挖野菜、捕海鱼填肚子;能穿上件完整的棉布衣裳,不用再裹着磨破皮的兽皮过冬。

    若真能如朱高炽所说,种甘蔗换粮食、建港口通贸易,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别说取消国号、交出兵权,就是让他们卸去所有身份,去码头当搬运工、去糖厂当伙计,做个寻常子民,也心甘情愿。

    毕竟对他们来说,子民能过上好日子,比什么王爵虚名都实在。

    是吃饱穿暖,让子民顿顿有白米下锅、身上裹着厚实棉布,能在干净的屋子里过冬,孩子们能去学堂识几个字,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杆说自己是周国百姓;还是继续穿着腥臭的兽皮,守着贫瘠的土地看天吃饭,遇上灾年就得啃树皮、喝海水,被来往的商船船员指着脊梁骨骂“野人”、“蛮夷”,连抬头看人都觉得矮三分?

    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前者是堂堂正正地活着,有盼头,有尊严,子子孙孙都能跟着享福;后者是浑浑噩噩地熬着,今天不知明天的饭在哪,世代被人瞧不起。

    别说只是取消国号、交出兵权,就是要他们付出十倍的代价,只要能换子民过上好日子,他们也愿意点头。

    “我何时说过假话?”朱高炽看向他们,“你们熟悉本地情况,往后种甘蔗、建港口,还需你们多费心。若真能让琉球富起来,我保你们子子孙孙都有富贵可享。”

    承察度年轻,反应最快,立刻道:“殿下放心!山南有不少山谷平地,最适合种甘蔗,我这就回去召集子民,听候周王调遣!”

    帕尼芝也瓮声瓮气地说:“山北有石匠,让他们去修港口,保证结实!”

    察度则道:“中山的子民懂些造船手艺,可以先造些小船运甘蔗!”

    看着三人摩拳擦掌的样子,朱橚彻底放下心来。

    他望着远处的海湾,仿佛已看到商船云集

第487章 发展规划!琉球子民的期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