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原地区使用的纸张主要是蔡伦纸的改进版!
而在蔡伦纸出现之前,还有灞桥纸、放马滩纸、罗布泊纸、居延纸,而这个纸张的粗糙度,结合此处的地点,应该是罗布泊纸或者居延纸!
而这两种纸张出现在西汉时期,而牧羊人来到这里应该是南北朝到隋朝时期,此时造纸术已经十分普及,普通人也能够接触到纸张,纸张的质量应该是很好的。
但就算是质量很差的居延纸,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持有的!
前后的反差证明一点,这里在西汉时期就有人了,而不是隋朝时期才有牧羊人出现。
而且出现在此处的人大概是有权势地位的人,总之不会是普通人,就像是大业四年隋吏记载牧羊人只是牧羊人一样,实际上人家是君王,说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物证。
“竹简和木简的存在证明西汉之前也许都有人存在!”
他如果没记错的话,商代晚期竹简木简之类的就出现了。
首先从纸张开始看,里面的汉字还是隶书,和楷书有些差别,但还是能够看懂,只是需要一些翻译时间。
“本始二年,吾于西域戍守,风沙漫卷,孤月常悬。今日身陷冰雪囹圄,每念桑梓,泪湿征衣。盼早归,与亲围坐。”
这人写的汉代隶书并未留下自己的名字,导致他不知道是谁写的,但可以知道这人是西汉汉宣帝时期的将领,只是不知道为何到了这里。
然后看距离自己时间较近的简牍,主要还是隶书,同样能够看懂。
随后,他翻到了更早期的简牍,此时觉得就是秦代以前的文字了,因为秦汉的文字是统一的,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同样一个字不同的写法,这种差距大于隶书和楷书的差距。
所以,拿起简牍,他基本上看不懂,只能勉强认识部分字。
“神......不食.......不食什么?”
李万年就认识几个字,然后还连不成一句话。
所以,对于后面更加古老的简牍,他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放
第657章 甲骨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