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档次上!】
    【蓝玉:如果说一开始没发现追兵有多少,可到受降仪式后,总该发现了吧?他们也没反抗!】
    【朱棣:魂与胆都被吓破了!这时候别说是三人,就是一个人,怕对方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魏征:龙国神威盖世啊!】……
    而这时候天幕也播放着大元综合国力方面的东西。
    在农业上,忽必烈按照定居模式王朝的特点开始推广耕种。
    设立劝农机构司农司,推行屯田制,推广高产作物,农书指导……
    不过产物上没有太多变化。
    更多的是在往宋朝时期的产量恢复……
    没有像其他王朝那样,显著提升了粮食产量。
    而财富方面,本来继承了大宋方面的繁荣经济基础。
    大元的财政收入还算是可观的。
    但实际上因为纸币滥发,导致财政缩小。
    金银等价格波动大,货币的购买力较弱。
    以至于哪怕大元的人口是大唐的数倍。
    但国家年收入却比大唐还要低!
    但还好在许多战争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虽然损耗不低,但收获同样不少。
    有一种大秦靠战争掠夺维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影子在。
    而在人才选拔上。
    大元初期停用了科举制。
    采用了荐举制,官员通过推荐选拔人才。
    还有吏员出职制度。
    让要当官的人,从最基本的文书,办事人员做起。
    很重视个人的实干才能!
    至于学习选拔的国子学虽可以通过考核入仕。
    但名额有限,多为贵族子弟专有。
    而对不同族群的待遇。
    也无形中将人分成了四等。
    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族),汉人(北方汉人,(契丹等人),南人(南方汉族,南宋遗民)……
    因为身份的问题。
    许多有才能的人,注定无法进入权力最中心……
    【王剪:虽然是异族,但似乎真的是在经营这地盘,只是处处在提防中原王朝人……】
    【李世民:朕好不容易才推广起来的科举制,就这样被弃用了
第119章 大元之国力!围城之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