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6章 证据难觅,路茫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当年的调查存在重大疏漏。

    这些要求听起来合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证据问题。

    二十三年过去了,当年的很多物证都已经不存在了。

    现场早就被破坏,尸体也已经火化,连当年的一些关键证人都已经去世。

    虽然陈建国和郭建华的证词很重要,但仅凭两个人的口述,很难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其次是程序问题。

    要想重新启动对一个已经结案二十三年的案件的调查,需要经过层层审批。

    从地方到上面,每一级都有自己的考虑和顾虑。

    很多人担心,重新调查这样的陈年旧案,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稳定。

    最难的是利益问题。

    当年参与调查的很多人现在都已经升迁到了重要岗位,甚至有些人已经退休。

    如果承认当年的调查存在重大错误,不仅会损害这些人的声誉,还可能引发对整个司法体系的质疑。

    但陈建国和许雅都没有放弃。

    对于陈建国来说,这不仅仅是为了还林晓雯一个公道,更是为了洗清自己二十多年来背负的愧疚。

    对于许雅来说,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

    她要为自己的母亲讨回公道,要让那些害死母亲的人付出代价。

    哪怕过程再艰难,她也要坚持下去。

    中午十二点,两人来到宾馆附近的一家菜馆。

    这家饭店装修朴素,但菜品不错,价格也不贵。

    这一个月来,他们已经在这里吃过很多次了。

    赵律师已经在包厢里等着了。

    他是赵华玲的朋友,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一套深色的西装,看起来很专业。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帮助陈建国他们,跑前跑后,联系各种关系。

    “陈先生,许小姐,你们来了

第956章 证据难觅,路茫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