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鬼子哨兵正靠在树干上聊天,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战士们用匕首抹了脖子,连哼都没哼一声。
    解决了哨兵,大部队立刻朝着鬼子的帐篷发起进攻。
    “嘭嘭嘭!”
    几颗手榴弹先扔了进去,帐篷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火光冲天;
    “哒哒哒!”轻机枪和冲锋枪的声音紧接着响了起来,子弹像一道道火舌,扫向帐篷里的鬼子。
    不少鬼子还在睡梦中,被爆炸声惊醒后,慌慌张张地想摸枪,可刚爬起来,就被门口冲进来的战士们一枪撂倒。
    有个鬼子军曹想组织抵抗,刚举起指挥刀,就被神枪手排的战士一枪击中胸口,倒在地上不动了。
    神枪手排的战士们此刻正趴在山坡上,借着帐篷里的火光,精准地狙杀着鬼子。
    他们配合得格外默契:一个班的战士专门盯着鬼子的军官、士官和机枪手。
    这些人是鬼子的“骨干”,只要把他们打掉,鬼子就成了“没头的苍蝇”;
    其余的战士则无差别地狙杀普通鬼子,每一声枪响,都有一个鬼子倒下。
    短短十分钟,帐篷里的鬼子就被消灭了一百多。
    剩下的鬼子想往外突围,刚跑出营地,就被守在外面的战士们围了起来,被快速消灭。
    这时候,外围的伪军才反应过来。
    他们听到爆炸声和枪声,知道鬼子遇袭了,连忙拿着枪,朝着鬼子的帐篷跑来。
    可这些伪军本就没什么斗志,看到鬼子的帐篷被烧得一片狼藉,地上到处都是鬼子的尸体,顿时慌了神。
    有的伪军拿着枪,却不敢往前冲;有的甚至悄悄往后退,想趁着混乱逃跑。
    先遣队可没给他们逃跑的机会。
    解决了鬼子后,战士们立刻调转枪口,朝着伪军发起进攻。
    先遣队的战士们都是从独立支队里挑出来的精锐,不仅枪法准,拼刺刀的功夫也过硬,再加上刚打赢鬼子,士气正盛。
    伪军们哪见过这样的阵仗?
    他们以前跟抗日武装打仗,对方要么没枪没炮,要么战斗力不强。
    可先遣队不一样,不仅武器好,战士们还个个不怕死,冲在最前面的战士,端着刺刀就扎进了伪军的队伍里,伪军们吓得连连后退。
    “缴枪不杀!”
    战士们的喊声在夜空中回荡。
    伪军们本就没什么斗志,听到这话,纷纷放下了枪。
    有的蹲在地上,双手抱头;
    有的干脆转身就跑,朝着承德的方向逃去。
    先遣队的兵力有限,主力都用来进攻鬼子了,剩下的兵力只能守住主要路口。
    没办法把整个狼窝沟都封锁起来,所以还是有不少伪军趁着混乱逃了出去。
    “他娘的,这群伪军装备倒是不错,就是战斗力太拉胯,逃命的本事倒是一流!”
    侦察二连连长看着逃跑的伪军,笑着对身边的战士说。
    “刚才有几个伪军,跑得比兔子还快,我们连的战士追了几里地,愣是没追上。”
    他顿了顿,又打趣道:
    “要是咱们连进攻的速度,能有他们逃命的速度快,那咱们就是世界上进攻最快的部队了!”
    “哈哈,我之前还以为关东军有多厉害呢,今天一看,不过如此嘛!”
    神枪手排的排长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他刚才一口气狙杀了五个鬼子,心里正痛快。
    “别大意。”
    侦察二连连长收起笑容,认真地说。
    “这只是关东军的地方守备部队,要是遇上关东军的精锐,战斗力可比这强多了,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行了,先打扫战场,有什么话,等打完仗再说。”
    刘腾杰这时走了过来,他看着地上的武器和物资,对战士们说,
    “动作快点,鬼子的中队没配备电台,消息还没传出去,咱们得尽快收拾完,去对付另外两路日伪军。”
    他心里清楚,鬼子现在兵力紧张。
    既要防备苏联,又要在关内打治安战加上和国军对峙,还要在太平洋战场上跟美军周旋。
    能派来热河的兵力本就不多,只要能多消灭一些,先遣队在赤峰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
    “是!”
    战士们齐声应道,立刻开始打扫战场。
    他们动作麻利地收集着地上的枪支、弹药和手榴弹。
    身在敌后,弹药是“打一发少一发”,每一颗子弹都弥足珍贵;
    他们还把鬼子身上的衣服扒了下来,通通打包带走。
    先遣队虽然不缺衣服,但赤峰的老乡们缺啊。
    有的家庭,一家人只有一套衣服,谁下地干活谁穿。
    这些衣服拿回去,改一改、染一染,就能发给老乡们,帮他们解决困难;
    还有那些没被炸毁的粮食和罐头,战士们也都收集起来,准备带回驻地,分给老乡们。
    月光下,战士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狼窝沟里,火光映照着他们年轻却坚定的脸庞。
    这一仗,他们不仅打赢了,更让赤峰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让日军知道,在赤峰这片土地上,有一支敢跟他们硬碰硬的抗日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