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打?
归属师部和总部,只不过指挥结构改变了而已,同时以后协同兄弟部队作战的时候,更方便统一指挥。
“对了,还有一件事,等你处理完战后的工作后,总部决定派你再去学习几个月。”旅长再次说道。
“真的?”陈铭问道。
“真的。”
“哈哈哈,那感情好。”陈铭笑着说道。
这个消息让陈铭高兴无比。
这次指挥作战,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犯了一些主观主义错误。
正好这次回后方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错误,进一步提升自己。
思想上的学习,什么时候都是必要的。
“看把你高兴的,等回去后方后,记得替我问个好。”旅长笑着说道。
这个让陈铭回去后方学习的建议,其实是旅长提出来的。
师长给他一年时间解决陈铭个人问题的任务,旅长怎么都摸不着头绪。
在前线的时候,陈铭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旅长想找机会都没有办法。
就算旅长强行制造机会,给陈铭做思想工作也没用。
陈铭奉行着“日寇未灭,何以为家”,他要把有限的精力,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去。
面对陈铭的各种大道理,旅长没有办法,想着在前线你没时间,让你脱离战斗岗位,回后方学习总有时间了吧?
到时候工作强度一弱下来,不就有时间了吗?
自己再撮合撮合,请首长们多安排一下,旅长不信解决不了陈铭的个人问题。
他可是军中“第一红娘”,还搞不定一个陈铭?
旅长离开后,陈铭开始继续安排着战后的工作。
这次独立支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牺牲了两千一百名战士,受伤的人数是牺牲的三倍。
对于独立支队来说,这个伤亡数字已经算得上伤筋动骨了。
这些伤亡主要来自于攻坚战和巷战,这两种类型的战斗,伤亡一直很难控制下来。
要是换成野战的话,就算这些鬼子全加起来一起上,也不会给独立支队造成这么大的伤亡数字。
大量的伤员需要安置,好在独立支队缴获了大量的药品,每名受伤的战士都能用上药。
一些轻伤员用药的时候,还不想上药,说什么留给其他更需要的战士,他这点小伤没什么大碍,养几天就好了。
没办法,咱们以前穷惯了,药品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
轻伤员们舍不得用很正常。
但这怎么能行?要知道我军的战士们,在这个时期,非战场上减员的数字要远远高于战场上直接牺牲的数量。
细菌这种东西,别看它小到看不见,但发作起来是真要命。
很可能一个看着不重的伤口,就能带走一名战士宝贵的生命。
陈铭知道后,直接去医院逮着这些伤员就是一顿骂。
“给老子装什么他娘的英雄好汉,别看只是小伤,要是不治疗严重了就得截肢,到时候你让战友抬着你上战场吗?”
“与其在这里扭扭捏捏,不如等伤好了之后,多宰几个鬼子抵药钱。”
在陈铭一顿反向激励,道德绑架,责任转架的语言艺术之下,不愿意用药的伤员们乖乖配合了治疗。
开玩笑,陈铭以前可是团长政委一肩挑的干部,政委张正则都得向他学习。
治一治这些不愿意用药的伤员还不是简简单单?
陈铭的这种“粗暴关怀”广泛存在于敌后战场的医院当中。
伤员们集体沉默配合治疗,因为他们知道,每片药都沾着同志们的血。
处理完医院的事情后,陈铭接着处理缴获的物资。
重要设备比如机床,工业设备已经在送往总部的路上了,等待总部的统一统筹处理。
其余的像铁,汽车,油料,火炮等等物资,一部分上缴,剩余的则留在了独立支队。
毕竟是独立支队缴获的物资,对于能打的部队,多点资源倾斜很正常。
好刚要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干大事。
像兵工厂需要的原材料,陈铭统一把东西批给了兵工厂,鼓励兵工厂加大生产力度,生产出更多的武器弹药打鬼子。
其中陈铭最关心的是火箭炮的生产。
这次武城外的首战,火箭炮成功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是独立支队压箱底
第202章 去学习的消息!兵工厂的大发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