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章 107火箭弹问世!五一大扫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李云龙的处事水平。

    李云龙拿了楚云飞几百条枪,被追着要了不知道多久。

    而丁伟拿了楚云飞的两千多人的装备,楚云飞还得谢谢他呢。

    之后,丁伟从这批俘虏中筛选出了一部分愿意加入八路军继续打鬼子的人后,剩下不愿意加入的,全都还给了楚云飞。

    楚云飞看着回来的一千五百多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能回来一千五百人就不错了,真要上纲上线,一个人都回不来。

    独立支队部,陈铭收到了兵工厂的一个好消息。

    “报告首长,我们兵工厂成功研发出了一款火箭弹,请首长指示。”

    兵工厂研发部负责人贾工在陈铭的指挥部,挺直胸膛说道。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兵工厂终于不负陈铭的期望,将陈铭提出的武器设想成功搞了出来。

    “真成功了?”陈铭惊讶的问道。

    “报告首长,千真万确,已经研发出来了,搞出了样品还没有试射,等首长来检验成果。”贾工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

    “走,带我去看。”陈铭激动的说道。

    要是真能把火箭弹研发出来,他们独立支队就有自产的远程大威力武器了。

    价值比缴获的那四门150毫米口径榴弹炮还要大。

    毕竟缴获的鬼子火炮,炮弹咱们自己生产不出来,属于是打一发少一发。

    炮弹打光后,重炮就变成一坨铁疙瘩。

    但自己生产出来的武器不同,只要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就能源源不断的生产。

    加上这些是自主研发的武器,更适合八路军的情况。

    自己拥有的才是真的拥有,因此陈铭才会如此激动。

    陈铭和贾工来到兵工厂后,打开了手电筒,进入了兵工厂所在的山洞中。

    兵工厂为了隐蔽性,防止鬼子飞机的轰炸,被设计建在了山体内。

    勤劳的根据地人民将一座山都给掏空了,用于放置兵工厂重要的设备。

    兵工厂内只要是存放危险武器的地方,全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火源。

    由两台烧煤的发电机供应电力照明。

    在山洞深处,就是火箭弹的存放位置,为了防止有意外,一行人身上的所有火源全部被收缴,陈铭的也不例外。

    来到深处后,入眼便是一个类似火箭弹的发射架,还有六枚长九十厘米,直径超过一百毫米的火箭弹。

    看着这么大的炮弹,大彪的眼睛都直了。

    “这是炮和炮弹吗?怎么这么大?还这么多管子?”

    大彪跟着陈铭看过鬼子的150毫米榴弹炮和炮弹。

    对比大彪,陈铭的表现就好很多了,他是见过世面的。

    别说火箭弹了,他就连东风快递都见过。

    要是让大彪见了东风快递,估计他下巴都能惊讶到掉地上。

    “没错,这就是我们四分区兵工厂自主研发的火箭弹,设计来源是首长的设想,参考了苏联的喀秋莎火箭弹,还有我们根据地出现的“一窝蜂”。”

    贾工自豪的说道。

    “不过,我们的口径比苏联的喀秋莎火箭弹要小,没有132毫米,只有88毫米和107毫米两款。”

    “再大的话就太重了,牵引会成为问题。”贾工继续说道。

    “不错,因地制宜,考虑实际情况,造出符合我们根据地的武器才是好武器。”陈铭赞同的说道。

    喀秋莎虽好,但太重了,根据地没那么多的牵引力量去牵引布置。

    88毫米和107毫米正好,符合咱们实际情况的武器才是好武器。

    “走吧,把武器推出去,试验一下看看咱们的宝贝威力如何。”陈铭开口说道。

    “是!”

    得到陈铭的命令后,随行人员将火箭弹搬运出了兵工厂,来到了一块空地上。

    贾工带人教会战士们安装火箭弹,准备发射。

    “首长,请您移步到安全的区域,目前火箭弹的情况未知,我担心出现意外。”贾工开口说道。

    “好。”

    陈铭从善如流,采纳了这个建议。

    毕竟新武器的情况还未知,要是他头铁,出现什么意外那就冤死了。

    移步到安全的地方后,火箭弹也布置好了。

    “开始吧。”

    陈铭下达了命令。

    命令下达后,贾工将电池安装了上去,按下了开关。

    “咻咻!”

    两枚火箭弹激射而出,目标是一公里外的小山坡。

    这一次是测试火箭弹的精准度。

    之间火箭弹尾部冒着火,直挺挺的朝着远处的目标射去,在小山坡附近爆炸。

    远处小山坡背后掩体内负责观察士兵跑了出来,开始测算火箭弹的偏差距离。

    躲在山坡后面的掩体,按照火箭弹的发射轨迹,基本上不会出现意外,除非火箭弹能把小山坡炸平。

    但显然最大口径才107毫米的火箭弹还没这个威力。

    测算战士测出距离后,当即通过临时电话将情况传了回来。

    “报告,第一枚爆炸位置距离目标偏差四十三米,第二枚爆炸位置偏差三十四米。”

    收到偏差距离参数后,贾工咂了咂舌:

    “一千米就偏差了几十米,这个偏差有点大啊。”

    八路军的物资匮乏,对于资源是能省就省,火箭弹的偏差距离如此大,有些不符合贾工的预期。

    “我看很不错了,没有哪款武器一研发出来就是完美的,都是在磕磕绊绊中改进才成了精良的武器。”陈铭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首长。”

    “接下来,测试最大射程吧。”陈铭开口说道。

    “是。”

    得到命令后,贾工开始调整火箭弹发射架的角度,调到了50°。

    理想情况下,45°的角度能发射最远,但那是不考虑阻力的理想情况下。

    实际上要想达到最大射程,发射角度需要大于45°。

    安装好后,贾工才一次发射了两枚火箭弹。

    “咻咻!”

    火箭弹向天上飞去,朝着远处疾驰。

    这一次测速数据的收集需要更久的时间,直到半个小时后,负责搜索火箭弹爆炸落点的骑兵营战士才传回来消息。

    “报告首长,第一枚火箭弹的射程于家沟西侧两百米处,第二枚在小王庄正北两公里处。”战士报告道。

    我军没有测试超过几公里距离的设备,所以通常测距会采用参照物测量法。

    通过参照物,加上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军用地图,就能得到偏差仅有几米的具体数据。

    鬼子图谋大陆几十年了,绘制的地图精度没的说,比我们自己绘制的还要准。

    不过陈铭脑海中有地图,通过地图得到了火箭弹射程的精准数据。

    “不错了,88型号的射程有4.8公里左右,107型号的超过了7公里。”陈铭笑着说道。

    这个数据已经十分优秀了。

    要知道75毫米山炮的射程也才五六公里,107毫米火箭弹的射程已经超过了鬼子装备的山炮。

    可以用火箭弹去压制鬼子的炮兵阵地。

    一款火箭弹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射程和精度,测试完两个重要参数后,这场测试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检查发射架的情况,查看有么有损坏或者弯曲影响持续使用。

    得到了最终的数据汇总到陈铭这里时,陈铭对于兵工厂的成功给出了高度赞扬。

    肯定了兵工厂同志们的努力,激励他们再接再励,继续改进,造出一款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武器。

    在鼓励过后,陈铭也根据记忆里的107火箭弹,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于发射架和炮管,能不能采用可分装的结构,就用咱们老祖宗的智慧,榫卯结构强度够,也容易拆卸。”

    “到时候运输时战士们抱着一根炮管就能运走,还能单独利用炮管发射火箭弹,发挥咱们游击战的优势。”

    “等到需要集群使用时,能够随时组装起来集群使用。”

    “如果可以的话,看看能不能尝试在极端情况下的使用情况,缺少炮管时能不能设计出能正常发射的火箭弹。”

    陈铭提出了一些意见。

    贾工听着陈铭给出的意见,眼睛越听越亮。

    “首长,您的话真实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啊。”贾工由衷的说

第184章 107火箭弹问世!五一大扫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