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事后勤或辅助岗工作,传递文件、照顾伤员,宣传员这些岗位同时是为了革命做贡献。
陈铭看着眼神真挚的王玉梅,还有一脸期盼的李新华,最终叹了口气。
“可以,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允许新华上战场,大彪你记一下。”
“是。”
王大彪对于陈铭的这个决定,心里也无比赞同。
一个村子就剩一个独苗苗了,要是这个孩子上了战场再牺牲了,那李家村这个村子就绝村了。
那样的话就太惨了。
李家村之战对于区小队而言,意义特殊。
所以就算陈铭不说,他也会一直关注李新华这个孩子。
“谢谢队长,谢谢队长。”王玉梅激动的说道。
“新华,快谢谢你陈叔叔。”
“谢谢陈叔叔,我也能参加革命了。”李新华激动的喊道。
“大彪,新华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安排好他,事后向我汇报。”
“明白。”
解决完李新华的事情后,陈铭回到了指挥部,而王大彪则开始着手安排李新华的事情。
一天后。
“报告,新华那孩子,我给安排到了宣传部门当一名宣传员,向根据地的老百姓们宣传鬼子丧尽天良的行径。”
王大彪朝着陈铭汇报道。
听着大彪的汇报,陈铭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安排。
李新华的身份,加上李家村的悲惨遭遇,作为宣传员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大彪的这个安排很不错。
毕竟是陈铭的贴身特务员,跟了陈铭这么长的时间,就算再笨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何况王大彪只是名字里带彪,平时看起来虎了吧唧的。
但作为陈铭贴身特务员该有的心思机敏却一点不少。
可以说,就目前的王大彪,把他下放到独立支队主力大队当个副参谋长,或是营级的军事主官或指导员都能完全胜任。
这就是更高层次视野的巨大作用。
虽然军事方面可能逊色于基层摸爬滚打升上来的干部,但战略眼界上却能远超基层干部。
这也是明明赵刚是燕京大学毕业,又在抗大深造学习,组织过学生运动,却依然能从陈铭这里学到不少东西的原因。
平台的高度决定了眼界。
大同。
野音三郎对大同的城防有着绝对的信心,借助他抓来几万苦力修建的工事,别说一个独立支队了,就算再来一个独立支队他都不怕。
他现在头疼的是八路在大同外围活动得太过频繁,让大同失去了很多重要的矿区。
抓来的几万矿工也被八路一一解救走,等战后想要继续恢复开采又得重新抓,恢复速度缓慢。
没有了大同地区的煤炭资源,对于第一军和驻蒙军的影响非常巨大。
因为丢失了煤矿,失去了煤矿煤炭的供给,野音三郎也数次受到了华北派遣军乃至于大本营的责问。
野音三郎对此却毫无办法。
实在是手上没兵了,没有实力和独立支队决战。
他也向岗村要兵要重火力,只要给他兵员和重火力,他就敢把八路打走,重新恢复生产。
而野音三郎的要求,华北派遣军也缺啊。
刚送走一批精锐赶赴太平洋战场和加强南方战场防止盟军反扑,华北派遣军现在的兵力也捉襟见肘。
次要据点都已经移交伪军守备,开始收缩防线了。
哪还有兵力和重火力调给野音三郎啊?
最多调两个伪军旅,至于重火力那是一门炮都没有。
野音三郎对此毫无办法,谁叫他因为自己侄子被俘,加上丢失大片防区,现在是戴罪之身,说话都不硬气了。
不过对于派遣军调给他的两个伪军旅,野音三郎心里极为不情愿。
这次他和第110师团可是被伪军坑惨了,要不是那三个伪军团一触即退,直接导致了作战的失利。
他现在也不至于被迫退守坚城,让八路在大同盆地肆虐。
“皇协军,那些玩意有什么用?来吃我存储的粮食,消耗我的弹药吗?”
野音三郎在指挥部无能狂怒。
PS:八千字已经是极限了,求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