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打击。
“没错,之前我让人侦察了大同的布防情况,防守非常严密,除了三千鬼子外,还有七千多的伪军,加起来人数过万。”
“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和火力情况,强攻几乎不可能打下来。”何建新开口说道。
众人说话后,陈铭开口了。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三个方案,一是派遣精锐的特战大队混入城中,摸清楚鬼子的具体布防情况,伺机刺杀鬼子驻蒙军司令官野音三郎。”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搅乱鬼子的指挥系统,或许可以出现机会。”
“第二是在大同周边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用部分兵力对峙,其余的主力向其余方向渗透。”
“伺机破坏平绥铁路线,逼迫鬼子从乌龟壳中出来,同时策应绥远的战事。”
“第三还是大同,采用坑道爆破的方案,炸掉鬼子坚固的防御工事,不过这种风险很大。”
陈铭列举出了三种可以行动的方案。
方案一对于执行任务的特战大队战士风险很大,不过一旦成功,战果同样巨大。
方案二的话,不用拿人命去堆大同,利用八路军最擅长的作战模式,让大同内的鬼子主动出来,独立支队主力伺机与之决战。
方案三同样是个可行的方案,在解放战争中有着成功案例,不过在古代时都有了应对这种方案的方式,执行起来一旦被发现,损失不会太小。
听完陈铭说完三种方案后,独立支队一众干部陷入了沉思。
“我支持第二个方案,现在我们没必要和鬼子死磕,利用鬼子在大同地区惹得天怒人怨的畜生行径,发动被迫害的老百姓帮助我们,将鬼子困在城市中,用人民的海洋淹没他们。”政委张正则开口了。
这一开口就能看出政委不愧是政委了,政治觉悟很高。
“我也支持第二个方案,第一个和第三个方案的风险很大,现在大同地区的形势是鬼子不敢和我们决战。”
“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用运动战,游击战,冷枪冷炮战一点点消磨鬼子的有生力量,在大同周边地区破坏鬼子的生产能力和后勤运输能力。”
“到时候鬼子就算浑身是铁,也禁不住我们独立支队这么多钢钉!”何建新开口说道。
作为陈铭一手带出来的干部,何建新很好的继承了陈铭稳中求胜但关键时刻又敢打的风格。
采用堂堂正正的阳谋,就算鬼子知道了独立支队的打算,对此也无可奈何。
“我赞同第二个方案,利用我们的优势堵住了大同的鬼子后,破坏鬼子的平绥铁路,趁机向北,东北方向进攻,扩大我们的战果。”丁伟开口说道。
丁伟是个帅才,有大局观,知道现在打大同绝不是好的决策。
即便能打下来,整个独立支队的主力部队也会损失殆尽,后续还守不住。
客观评价,鬼子的意志顽强,布置防御工事很有一手,八路军很多的防御工事布置也是从战场上学习了鬼子的经验。
还不如破坏平绥铁路这条驻蒙军的命脉,隔断驻蒙军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向北用兵打掉驻蒙军以伪蒙古军为主力的北翼部队。
到时候蒙古,察哈尔,绥远,乃至于兴安岭地区都能变成独立支队的目标,甚至可以摸一摸东北鬼子关东军的胡须。
独立支队各干部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集众人的智慧讨论如何打疼鬼子。
至于独立支队三大主力之一的孔捷则没有开口,他的部队部署在晋西北,作为看家的部队保护根据地内的兵工厂,医院,学校等重要设施。
反正他就一句话,指挥部怎么命令,他就怎么行事,听命令就完了。
“看来我们大家的想法很一致嘛。”陈铭笑着说道。
“那就这样决定了,各部按照预案给我放开了打,要积极寻找日伪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陈铭下达了命令。
众人全都站了起来,一部分人脸上带着笑意。
陈铭这次没有布置详细的作战任务,只是大致划分了作战范围,让他们积极寻找日伪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潜台词有部分心思机敏
第166章 返回根据地,谋划大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