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绰号。
于是,陈铭在日军那边有了一个“华北之虎”的名号后,在八路军当中,也有了一个“陈十万”的称号。
这可不像孙权的“孙十万”那样的贬义称号,而是实打实的荣誉。
这个称号下,埋葬着不知道多少敌人的性命。
总部,师长看着独立支队上报的战报,看着反扫荡期间,独立支队的歼敌数量,缴获,战果,开垦田亩数量时。
整个人都笑眯眯的。
陈铭太给他们129师长脸了,靠着自己的能力,把一支民兵武装,发展成一支战无不胜的铁血劲旅。
这足以说明,陈铭能力到底有多强。
师长心里已经决定了,谁也不能把陈铭从他们129师的战斗序列抢走。
在晋西北协同作战就得了,还想连碗带锅一起端走?
至于资历问题,陈铭在秋收起义时就是班长了,后来因为战斗英勇负伤了,才没有担任太高的职务。
后来又是因为负伤,才在39年时开始独立指挥作战,耽误了陈铭的成长。
就陈铭的这个能力,当初要是不是因为战斗太英勇负伤了,能是那个职务吗?
师长已经决定,要是谁再用资历问题说事,他就和对方好好唠唠了。
同时师长也决定,以后陈铭亲临战场勘测地形时,一定要加强他的保卫力量。
这么一个优秀的同志,因为几次负伤耽误了这么多的时间。
要是陈铭没有负伤养伤,空缺了37年到39年的这段时间,又能消灭多少鬼子,减轻他们多少压力啊。
在师长高兴的时候,老总同样很高兴。
独立支队累计歼灭了大量日军,这么多的歼敌数量,已经能在国内战场上排的上号了。
说陈铭能抵十万大军,那都是已经说得很保守了。
关键是,陈铭与其他将领不同。
陈铭极为擅长打歼灭战!
现在八路军的指挥员们,大多数擅长的是游击战,破袭战。
这一是因为敌强我弱,迫于形势不能和日军拉开架势打。
二是因为绝大部分的指挥员们都缺少这种打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
陈铭则不同,在擅长游击战,破袭战的同时,还擅长打歼灭战。
从区小队开始发展的过程中,让鬼子安然突围的次数很少。
大多时候,都是成建制的消灭鬼子。
这才让独立支队的武器装备如此的精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关键老总还知道,陈铭那恐怖的指挥才能。
指挥的部队能精确到班,有时候甚至精确到几人组成的战斗小组而不乱。
随时根据战场形势调动部队,做出调整。
这种恐怖的指挥能力,就像开了天眼一样,对战场形势了如指掌。
在指挥一个支队时都有这样的能力,那要是十万人呢?
要是指挥十万人时,老总也不要求陈铭有精确到班甚至是战斗小组的计算能力了。
就算是精确到排,这种能力也非常恐怖,足够把部队的战斗力超常发挥出来。
老总有一种预感,陈铭继续成长下去,能成为一个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员。
扫荡结束后,战后的宣传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
这一次的报纸不同上一次只是刊登了独立支队歼灭日军一个旅团的主力。
而是把这次独立支队在反扫荡中的战果加上独立支队以往的战斗都统计总结了起来,在各大报纸上刊登。
累计消灭日军巨大数量的惊人战果,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热议。
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独立支队的陈铭,不仅仅歼灭了日军一个旅团的主力,还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打残一个甲种师团的核心联队。
并且累计歼敌数还这么高,相当于一场战役了。
于是,在这次的宣传下,无数心怀救国理想的人,对八路军,对独立支队心生向往,想要来晋省参加八路军,参加独立支队的浪潮达到了顶峰。
各界人士的物资捐助,捐款也空前的多。
他们喊出了各种口号。
“勒紧裤腰带,支持八路打鬼子。”
“去晋省,参八路,打鬼子!”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保家卫国!”
在这股浪潮的影响下,大量有志青年,物资,捐款涌向了晋
第124章 陈十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