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或许只是可资利用的过客。
从根本上说,他身为穿越来客,对脚下这个名为大乾的王朝,实在生不出几分归属之感。
龙椅上坐的是谁,是太子还是二皇子,还是其他人,对他而言,没有根本区别。
只要不碍着青州百姓和铁林谷过安生日子,谁当皇帝又有什么相干?
故此,摆在他面前的,其实是一道选择题。
他可以选太子,也可以选二皇子。
甚至作壁上观,待价而沽,也不是不可以。
最终决意出兵,押注太子,是基于两层权衡:
其一,在于二皇子一系。
其背后站着宋侍郎,而宋侍郎的背后,又与镇北王勾连颇深。
这便触了林川的逆鳞。
所以,他于情于理,都不会、也不能选二皇子。
敌人的敌人,即便成不了朋友,至少也能成为暂时的同盟,用以牵制共同的威胁。
其二,则源于他心底那份属于强者的本能。
扶持相对孤立、更需要倚仗外力的太子,既是制衡潜在威胁的上策,也能赚来更大的利益。
太子仁弱,在世人眼中或许是劣势。
但在林川看来,却恰恰是最理想的合作基础。
一个强势的君主,难免猜忌功臣,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看的多了。
而一位根基不稳、需仰仗支持的储君,才能给予铁林谷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稳固的同盟地位。这不只是雪中送炭,更是一笔风险可控、潜在回报极高的政治投资。
铁林谷的基业,不是靠避战自保就能壮大的。
真正的强军,必须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锤炼。太子的危机,正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刀锋愈磨愈利,精兵越打越强。
此番南下,既是解困,也是难得的历练之机。
至于忠君爱国那套冠冕堂皇的说辞,不过是说给外人听的罢了。
一个视百姓如草芥的朝廷,本就不值得他倾力效忠。
纵然太子仁厚,终有一日登临大宝,可这世道早已从根子上烂透了,又能改变什么?
无非是修修补补,粉饰门面罢了。